|
營屋 / 作者:杜甫 |
我有陰江竹,能令朱夏寒。
陰通積水內,高入浮云端。
甚疑鬼物憑,不顧翦伐殘。
東偏若面勢,戶牖永可安。
愛惜已六載,茲晨去千竿。
蕭蕭見白日,洶洶開奔湍。
度堂匪華麗,養拙異考槃。
草茅雖薙葺,衰疾方少寬。
洗然順所適,此足代加餐。
寂無斤斧響,庶遂憩息歡。
|
|
營屋解釋:
《營屋》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首詩,描寫了詩人自己居住的茅草屋和周圍環境的情景。
譯文:
我有陰江竹,能使朱夏嚴寒。
竹子隱在水中,高聳云端。
如此神奇,似乎有鬼物作崇,
并不在乎被人砍伐殘。
朝東偏,如同面朝大海,
屋內的窗戶可以永遠安靜。
愛惜已經六年了,
今天早晨去掉了數以千計的竿子。
涼風蕭蕭,看見了白日,
洶涌的江水奔騰而過。
不需要華麗的堂屋,
不同尋常的游子心靈的寄托。
盡管茅草屋已經疲衰,
但疲病的身軀感到寬慰。
整潔 都在合適的位置,
這都足夠了作為一頓簡單的飯食。
沒有斧頭的聲音,只有寧靜的歡樂。
這里是舒適的棲息之處。
這首詩意境深遠,通過描寫自己住所的簡單和樸素,表達了詩人對物質生活的灑脫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平凡生活的熱情。詩中使用了自然景物和情感的對比,通過對茅草屋和竹子的描述,表現了詩人內心世界的安寧和舒適。同時,詩中沒有華麗的修飾和繁復的裝飾,反而更凸顯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和對寧靜的向往。整首詩通過對詩人住所和周圍環境的描繪,表達了生活在茅草屋中的詩人內心的自由和豁達,折射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反思和對自由人生的追求。同時,詩中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也增添了一種寧靜和田園的氛圍,給人以舒適和愜意的感受。整首詩通過對簡樸居所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表現了詩人的感慨和情感,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