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閬中 / 作者:杜甫 |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盡日無村塢。
江風蕭蕭云拂地,山木慘慘天欲雨。
女病妻憂歸意速,秋花錦石誰復數。
別家三月一得書,避地何時免愁苦。
|
|
發閬中解釋:
《發閬中》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的情感,表達了詩人身處困境,思鄉之情和對現實的憂慮。
譯文:
前有毒蛇后猛虎,
溪行盡日無村塢。
江風蕭蕭云拂地,
山木慘慘天欲雨。
女病妻憂歸意速,
秋花錦石誰復數。
別家三月一得書,
避地何時免愁苦。
詩意:
詩的開篇描繪了詩人所面臨的困境,前有毒蛇后有猛虎,讓人感到無處可逃。接著,詩人描述了一天的溪行中,寂靜無聲的村塢。這種景象反映了詩人的孤獨和貧困。
下一段,詩人描繪了江風凄涼的場景,云在地面上飄動,山木昏暗,預示著即將下雨。這種氛圍給人一種沉郁和憂傷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說到妻子生病并憂慮著他的歸期,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家人的牽掛。秋天的花和石頭是詩人回憶家鄉的象征,雖然它們仍然存在,但詩人卻無法親身感受。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外地流亡時與家鄉交流的困境。詩人以三個月才收到一次家書,表達了他對家人消息的渴望,以及與家人分離的痛苦。他希望能夠擺脫目前的困境,回到家鄉消除憂愁和苦難。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表達了杜甫身處困境中的生活狀況,以及對家鄉、親人和現實的思索和牽掛。詩中的景象生動而凄美,反映出杜甫深沉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反思。通過這首詩,人們可以感受到杜甫渴望回到家鄉和追求理想的內心情感,也能體味到他對于社會現實的痛苦和憂慮。這首詩給人一種深深的觸動和共鳴,顯示了杜甫的詩才和獨特的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