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 / 作者:杜甫 |
國步猶艱難,兵革未衰息。
萬方哀嗷嗷,十載供軍食。
庶官務割剝,不暇憂反側。
誅求何多門,賢者貴為德。
韋生富春秋,洞徹有清識。
操持紀綱地,喜見朱絲直。
當令豪奪吏,自此無顏色。
必若救瘡痍,先應去蟊賊。
揮淚臨大江,高天意凄惻。
行行樹佳政,慰我深相憶。
|
|
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解釋:
送別韋諷前往閬州擔任錄事參軍。當時國家的形勢仍然困難,戰爭還未停息。各地人民的哀嘆聲此起彼伏,十年來供養軍隊的糧食不絕如縷。庶務官員只忙于殘害百姓,卻沒時間憂慮國家的狀況。追求官職的人很多,但賢者們應該重德行。韋生博聞強記,洞察清晰。他在處理政務過程中,喜歡見到紅絲直邊,即真正公正無私的人。如果現在還有傲慢貪污的官員,自然會無顏色。如果想要治愈國家的傷痛,首先應該摒棄這些害蟲。作者揮淚站在大江邊,感慨萬分。這條行行者要種下好的政策,來安慰作者內心的深深憂慮。
該詩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狀況的擔憂和希望,對韋諷德才的贊賞,以及對政治的期望。作者希望有人能夠純正公正地處理政務,為國家帶來好的政策和改變。詩中的抒情情感深沉而激動,展示了作者的愛國情懷和對政治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