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 / 作者:杜甫 |
姚公美政誰與儔,不減昔時陳太丘。
邑中上客有柱史,多暇日陪驄馬游。
東山高頂羅珍羞,下顧城郭銷我憂。
清江白日落欲盡,復攜美人登彩舟。
笛聲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
燈前往往大魚出,聽曲低昂如有求。
三更風起寒浪涌,取樂喧呼覺船重。
滿空星河光破碎,四座賓客色不動。
請公臨深莫相違,回船罷酒上馬歸。
人生歡會豈有極,無使霜過沾人衣。
|
|
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解釋:
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
姚公美政誰與儔,不減昔時陳太丘。
邑中上客有柱史,多暇日陪驄馬游。
東山高頂羅珍羞,下顧城郭銷我憂。
清江白日落欲盡,復攜美人登彩舟。
笛聲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
燈前往往大魚出,聽曲低昂如有求。
三更風起寒浪涌,取樂喧呼覺船重。
滿空星河光破碎,四座賓客色不動。
請公臨深莫相違,回船罷酒上馬歸。
人生歡會豈有極,無使霜過沾人衣。
中文譯文:
陪同康王褚侍御一同登上東山的最高峰,與姚通泉舉行宴會,晚上一起攜酒泛舟江上。
姚公的美好治政和誰可以相媲美,不亞于過去的陳太丘。城中有許多上等的客人,其中有一位任職于城市柱史的官員,平日里經常和貴族一起陪同騎馬游山玩水。登上東山高峰,景色美得令人驚嘆,往下望去可以看到城郭,讓我心中的憂愁消失了。在清澈的江水中,白日漸漸消失,我再次帶著美人登上彩舟。笛聲憤怨哀傷地在江面上流淌,妙舞婀娜曼妙,夜晚不停歇。燈前時而有大魚躍出水面,聽著曲調,心情低沉又激昂,仿佛有所期待。深夜三更,風起寒浪涌,歡樂之聲大作,船上的人們覺得船要翻了。滿天星河的光芒好像碎了,但四座賓客卻毫不動容。請康王深入船艙,不要趕緊離去,等船靠岸后再騎上馬回去。人生的歡樂聚會豈會有極限,不讓霜凍沾染人們的衣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詩人杜甫陪同康王登上東山最高峰,以及在晚上一起泛舟江上宴會的情景。詩中以美景、美人、美酒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流轉、人生歡樂的感慨和追求。
詩中通過描繪山水、城郭和江水的美景,以及美人的陪伴和美酒的暢飲,展現了詩人在康王的陪伴下所感受到的歡愉和快樂。詩句中使用了豐富的描寫手法,如用“羅珍羞”形容東山高頂的美麗,“清江白日落欲盡”描繪落日時的景色,“大魚出”形容燈前的景象等,讓讀者仿佛置身于詩人的情景之中。
詩的結尾,詩人以“人生歡會豈有極,無使霜過沾人衣”的句子表達了對于歡樂和人生的思考。他認為人生的歡樂是無限的,不應該讓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帶來憂愁和悲傷,而是應該像歡樂的宴會一樣,讓人心情愉悅,并且保持積極的心態。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歡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歡樂宴會的情景,詩人表達了他對于詩意人生和追求歡樂的理解。這首詩充滿了詩人對于美好生活和人生真諦的思考,使讀者在欣賞詩歌的同時也得到了對于人生的啟發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