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薛稷少保書畫壁 / 作者:杜甫 |
少保有古風,得之陜郊篇。
惜哉功名忤,但見書畫傳。
我游梓州東,遺跡涪江邊。
畫藏青蓮界,書入金榜懸。
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騫。
郁郁三大字,蛟龍岌相纏。
又揮西方變,發地扶屋椽。
慘澹壁飛動,到今色未填。
此行疊壯觀,郭薛俱才賢。
不知百載后,誰復來通泉。
|
|
觀薛稷少保書畫壁解釋:
觀薛稷少保書畫壁
少保有古風,得之陜郊篇。
惜哉功名忤,但見書畫傳。
我游梓州東,遺跡涪江邊。
畫藏青蓮界,書入金榜懸。
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騫。
郁郁三大字,蛟龍岌相纏。
又揮西方變,發地扶屋椽。
慘澹壁飛動,到今色未填。
此行疊壯觀,郭薛俱才賢。
不知百載后,誰復來通泉。
詩意:這首詩是杜甫題寫了自己欣賞薛稷書畫的心情。詩人認為薛稷的作品有著古代的風韻,而這些作品卻被功名阻礙了發展。詩人到梓州游玩,沿著涪江邊觀看了薛稷殘留的書畫,發現畫作中藏有青蓮的世界,書法則懸掛在金榜上。詩人仰望著這些作品,感嘆它們妖嬈而不崩壞,形象如蛟龍盤繞。又有一些作品上展示了西方的風景,從城市到鄉村的變幻,壁畫慘淡地展示著,現在還未被填滿色彩。詩人對這些作品形容為“壯觀”,稱贊薛稷和郭淶都是有才華的人。最后詩人不知道一百年后,還會有誰能夠了解和欣賞這些作品。
賞析:這首詩寫了詩人對薛稷書畫的贊美和思索。薛稷的書畫被詩人視為有古代風韻的作品,但卻因功名受限而得不到更廣泛的傳承。詩人游玩時,沿涪江觀看了薛稷的作品,發現了其中獨特的意境和西方景象,對此贊嘆不已。詩人抒發了對薛稷和郭淶的敬佩之情,并表達了擔憂,不知道在將來是否還會有人能夠領悟這些作品的內涵。整首詩字里行間流淌著詩人對藝術和文化傳承的關注,對人才的珍視和對功利社會制約的思考,給人以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