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拾遺故宅(宅在射洪縣東七里東武山下) / 作者:杜甫 |
拾遺平昔居,大屋尚修椽。
悠揚荒山日,慘澹故園煙。
位下曷足傷,所貴者圣賢。
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
公生揚馬后,名與日月懸。
同游英俊人,多秉輔佐權。
彥昭超玉價,郭振起通泉。
到今素壁滑,灑翰銀鉤連。
盛事會一時,此堂豈千年。
終古立忠義,感遇有遺編。
|
|
陳拾遺故宅(宅在射洪縣東七里東武山下)解釋:
《陳拾遺故宅(宅在射洪縣東七里東武山下)》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陳拾遺的故居,表達了對往事的懷念和對拾遺先賢的敬佩之情。
詩中描繪了陳拾遺的故居,大屋依然修葺著,椽子仍然完好?;纳缴系年柟庖琅f明媚,但故園卻籠罩在凄涼的煙霧中。詩人感嘆自己身份低微,無法享受到貴族般的生活,而那些受人尊敬的圣賢卻能夠得到尊榮。這些圣賢才華出眾,繼承了屈原和左丘明的文化傳統,他們的智慧和才能無法與普通人相比。陳拾遺出生在貧寒的家庭,但他的名聲卻像太陽和月亮一樣懸掛在天空中。他結交了許多有才華的人,他們在政治和文化上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彥昭和郭振都是他的朋友,他們的才華和貢獻被人們廣泛贊美。即使到了今天,他的屋子依然保持著原貌,素壁上依然可見他的書法作品。這個屋子見證了許多盛事,雖然不能永恒存在,但它所代表的忠誠和正直的精神將會長存。詩人在這里感受到了自己的遭遇和命運與陳拾遺的相似之處,對他的事跡和遺編產生了共鳴和感慨。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陳拾遺的故居和他的事跡,表達了對拾遺先賢的敬佩之情。詩人通過對陳拾遺的贊美,展現了自己對于正直和忠誠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于歷史人物和自身命運的理解和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