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麥行 / 作者:杜甫 |
大麥干枯小麥黃,婦女行泣夫走藏。
東至集壁西梁洋,問誰腰鐮胡與羌。
豈無蜀兵三千人,部領辛苦江山長。
安得如鳥有羽翅,托身白云還故鄉。
|
|
大麥行解釋:
《大麥行》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描繪了農村困境和邊疆戰亂所帶來的痛苦。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大麥干枯小麥黃,
婦女行泣夫走藏。
東至集壁西梁洋,
問誰腰鐮胡與羌。
豈無蜀兵三千人,
部領辛苦江山長。
安得如鳥有羽翅,
托身白云還故鄉。
中文譯文:
大麥干枯,小麥泛黃,
婦女行走,淚濕夫衣,躲避危險。
東至集壁,西到梁洋,
問誰還有腰佩鐮刀的胡人與羌人。
怎么會沒有蜀漢的三千勇士,
他們辛苦地守衛著江山長久。
要是能有像鳥兒一樣的羽翼,
我愿托身于白云之間,飛回故鄉。
詩意和賞析:
《大麥行》描繪了唐代中國邊疆地區的困境和農村的苦難。詩中通過描繪大麥干枯、小麥黃瘦的景象,以及婦女們因戰亂而離散、流離失所的場景,生動地展現了戰亂帶來的人民疾苦和生活艱辛。
詩中提到的集壁、梁洋等地名,實際上是指當時邊疆地區的一些具體地點,通過這些地名的描繪,詩人加強了對戰亂影響的刻畫。
在詩的后半部分,杜甫表達了對蜀漢軍隊的惋惜之情。他認為,蜀漢軍隊是有能力守衛江山的,但由于戰亂和政治局勢的不穩定,導致他們無法盡展雄心壯志,維護國家的繁榮穩定。
最后兩句,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渴望,希望能夠有像鳥兒一樣的羽翼,飛翔于白云之間,回到自己的故鄉。這種渴望不僅僅是個人對家鄉的思念,更是對安寧、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現實困境的反思。
總體而言,杜甫通過《大麥行》表達了他對戰亂帶來的社會苦難和人民疾苦的關切,以及對國家安寧的期望和對軍人辛勤付出的敬佩之情。這首詩以其深刻的社會觀察和真摯的情感,成為唐代詩歌中反映邊疆戰亂的杰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