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仙閣 / 作者:杜甫 |
土門山行窄,微徑緣秋毫。
棧云闌干峻,梯石結構牢。
萬壑欹疏林,積陰帶奔濤。
寒日外澹泊,長風中怒號。
歇鞍在地底,始覺所歷高。
往來雜坐臥,人馬同疲勞。
浮生有定分,饑飽豈可逃。
嘆息謂妻子,我何隨汝曹。
|
|
飛仙閣解釋:
《飛仙閣》是杜甫的一首詩,以描繪他在土門山行的景象為主題。
詩中描述了行走在土門山窄窄的山徑上,路途崎嶇難行,宛如走在一根秋毫的邊緣。山上的云霧將山嶺圍裹得緊緊的,猶如一座云闌橫臥在山頂,險峻而壯觀。石階結實牢靠,宛如橫臥的梯子,使人能夠順利攀登山頂。
山間萬壑縱橫,林木疏密不一,遮蔽了陽光,只有陰暗中流淌的溪水帶來波濤洶涌的聲音。寒冷的陽光照射在山外的平地上,顯得平靜而寬廣,而山間的長風卻咆哮著,仿佛在怒吼。
杜甫停下馬來,感嘆自己歷經了如此辛苦與風險才到達這個高處。他覺得來往的人和馬都疲憊不堪,坐下休息。他意識到人生有著注定的分配,饑餓與飽足無法逃避。他向妻子和子女嘆息,表示自己不能陪伴在他們身邊。
詩中描繪了一幅崇山峻嶺的景象,以及路途中的艱辛和勞累。通過這些描寫,杜甫表達了他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和對家庭摯愛的思念之情。這首詩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真實描繪和對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具有深遠的詩意和感人的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