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蘆子(蘆子關屬夏州,北去塞門鎮一十八里) / 作者:杜甫 |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邊兵盡東征,城內空荊杞。
思明割懷衛,秀巖西未已。
回略大荒來,崤函蓋虛爾。
延州秦北戶,關防猶可倚。
焉得一萬人,疾驅塞蘆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賊起。
近聞昆戎徒,為退三百里。
蘆關扼兩寇,深意實在此。
誰能叫帝閽,胡行速如鬼。
|
|
塞蘆子(蘆子關屬夏州,北去塞門鎮一十八里)解釋:
《塞蘆子》是唐代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描寫了邊塞城市塞蘆子的荒涼和危險,歌頌了關卡守軍的堅毅和勇敢。
詩中通過描繪五城迢迢、隔河水,揭示了邊塞城市的孤立和貧瘠。城內空荊杞,則表現出這座城市的人口凋零和荒蕪。詩人思念明將薛仁貴的故事激發了自己割懷衛國的憂愁,而秀巖則是個未完成的愿景。
回略大荒來,崤函虛可爾,描述了邊塞的荒涼和城防的薄弱。然而延州的秦北的戶口,盡管城防有所依靠,但依然需要一萬人進行快速驅趕塞蘆子。
詩句“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賊起”,表現了薛仁貴的義舉鼓舞了詩人的靈感,而臨近邊境的昆戎徒則要撤退三百里。詩末通過蘆關阻攔兩寇,展示了塞蘆子的重要地位。希望能有人能夠召喚帝閽,讓胡騎快速穿越邊關。
這首詩描繪了塞蘆子的凄涼和危險,展示了邊塞城市的困境和關卡守軍的英勇,抒發了詩人對國家境況的關切和對英雄人物的懷念。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祖國疆界的憂慮和對邊境守軍的贊頌之情,具有較強的愛國主義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