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征士 / 作者:杜甫 |
今秋乃淫雨,仲月來寒風。
群木水光下,萬象云氣中。
所思礙行潦,九里信不通。
悄悄素浐路,迢迢天漢東。
愿騰六尺馬,背若孤征鴻。
劃見公子面,超然歡笑同。
奮飛既胡越,局促傷樊籠。
一飯四五起,憑軒心力窮。
嘉蔬沒混濁,時菊碎榛叢。
鷹隼亦屈猛,烏鳶何所蒙。
式瞻北鄰居,取適南巷翁。
掛席釣川漲,焉知清興終。
|
|
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征士解釋:
詩詞:《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征士》
今秋乃淫雨,仲月來寒風。
群木水光下,萬象云氣中。
所思礙行潦,九里信不通。
悄悄素浐路,迢迢天漢東。
愿騰六尺馬,背若孤征鴻。
劃見公子面,超然歡笑同。
奮飛既胡越,局促傷樊籠。
一飯四五起,憑軒心力窮。
嘉蔬沒混濁,時菊碎榛叢。
鷹隼亦屈猛,烏鳶何所蒙。
式瞻北鄰居,取適南巷翁。
掛席釣川漲,焉知清興終。
中文譯文:
今年秋季多淫雨,仲月時寒風。
群木倒映水光里,萬象藏于云氣中。
所思阻擋行路潦,九里信號不通。
悄悄走素浐路,漫長如天漢東。
愿意騎起高馬六尺,背如獨自遷徙的雁鴻。
忽然見到公子的面龐,超然歡笑如故。
努力飛翔雖穿越胡越,依舊受困傷于樊籠。
一餐食物四五次起,憑窗心力已經枯竭。
美味的蔬菜難免混雜濁物,正是菊花碎在雜草叢中。
鷹隼也屈服于猛獸,烏鳶何以遮蔽其身?
形式上看北面鄰居,從中取得南巷老翁的適意。
掛起席帳去釣川漲,又怎知曉清興何時終結。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創作的作品,以敘述自然景觀和表達內心情感為主。詩中寫到了秋季的陰雨天氣,以及詩人對于生活和人生的感慨。
詩中描繪了秋天的陰雨天氣,描述了群木倒映在水面的景象,萬象隱匿在云霧之中。詩人感嘆所思之情受到河流的阻擋,九里之間無法傳遞信息,展現了交通不便、交往受限的困境。悄悄走在素浐路上,迢迢似乎要越過天漢東去,表現了詩人內心的遠大抱負和不安定的心情。
詩中還表達了詩人對于清高、豁達的態度。詩人愿意騎高馬騰飛,背似獨自征行的雁鴻,意在追求超脫塵俗的自由和堅強的意志。詩中提到公子的超然歡笑,與詩人的愿望形成對比,暗示了社會現實和個人追求之間的沖突。
最后幾句描述了詩人對于現實生活的感慨。雖然飛翔可超越山川,但也可能受困于狹小的樊籠。一頓飯吃四五次,窗前努力心力已盡,揭示了生活的拮據和辛勞。嘉蔬被混雜濁物所遮蔽,時光如同菊花碎在雜草中,呈現出疲憊和迷茫。詩末提到鷹隼和烏鳶,暗示了強者和弱者之間的關系,表達了詩人對于現實中弱者處境的感同身受。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內心情感,展現了詩人對于人生、社會和現實的獨特理解,表達了一種婉轉而深刻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