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宅三首(大歷二年春,甫自西閣遷赤甲) / 作者:杜甫 |
奔峭背赤甲,斷崖當白鹽。
客居愧遷次,春酒漸多添。
花亞欲移竹,鳥窺新卷簾。
衰年不敢恨,勝概欲相兼。
亂后居難定,春歸客未還。
水生魚復浦,云暖麝香山。
半頂梳頭白,過眉拄杖斑。
相看多使者,一一問函關。
宋玉歸州宅,云通白帝城。
吾人淹老病,旅食豈才名。
峽口風常急,江流氣不平。
只應與兒子,飄轉任浮生。
|
|
入宅三首(大歷二年春,甫自西閣遷赤甲)解釋:
《入宅三首(大歷二年春,甫自西閣遷赤甲)》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詩歌以詩人自己從西閣搬到赤甲莊園為背景,抒發了對社會動蕩和自身命運的感慨與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奔峭背赤甲,斷崖當白鹽。
忙碌背負赤甲,走過險峻的山路,山崖上鹽土白晃晃。
客居愧遷次,春酒漸多添。
作為客人居住,心中感到愧疚不已,希望能高升,次第前行。春天飲酒也越來越多。
花亞欲移竹,鳥窺新卷簾。
花朵已經準備盛開,壓彎了竹子,小鳥從新卷的窗簾間偷偷窺視。
衰年不敢恨,勝概欲相兼。
衰老的歲月,不敢怨恨,而是希望能同時具備忍讓與追求勝利的品質。
亂后居難定,春歸客未還。
戰亂之后,住宅難以安定。春天歸來,住客卻還未歸來。
水生魚復浦,云暖麝香山。
水中垂釣的魚兒游動在浦口,山上的云彩溫暖如麝香。
半頂梳頭白,過眉拄杖斑。
頭發已經有一半變成了白色,眉毛上方拄著拐杖的手上布滿了斑點。
相看多使者,一一問函關。
相互之間多是官方信使,大家一起詢問彼此的職務。
宋玉歸州宅,云通白帝城。
宋玉歸來后住在州府里,云彩籠罩著白帝城。
吾人淹老病,旅食豈才名。
我這樣老病交纏,以流浪的生活為食,怎么能有才名呢?
峽口風常急,江流氣不平。
峽口處的風總是猛烈,江水流動時氣氛不安寧。
只應與兒子,飄轉任浮生。
只應與兒子一起漂泊飄蕩,任由命運隨風而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反映了杜甫在碩果僅存、坎坷的晚年時期所處的困境和內心的掙扎。作者通過描繪自己居住環境的變遷以及內心的感慨,表達了對命運的糾結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詩中既有對自身奔波勞累的描繪,也有對社會動蕩不安的反思。詩人在逆境中感嘆自己的努力和忍耐,并對衰老和命運的無奈有所思考。詩詞還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疲憊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為背景,抒發了作者對生活的無奈和對未來的期望。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命運的思考。這首詩詞體現了杜甫悲憤壯志的寫作風格,以及對于人生和社會問題的深切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