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寄別馬巴州(時甫除京兆功曹在東川) / 作者:杜甫 |
勛業終歸馬伏波,功曹非復漢蕭何。
扁舟系纜沙邊久,南國浮云水上多。
獨把魚竿終遠去,難隨鳥翼一相過。
知君未愛春湖色,興在驪駒白玉珂。
|
|
奉寄別馬巴州(時甫除京兆功曹在東川)解釋:
奉寄別馬巴州(時甫除京兆功曹在東川)
杜甫
勛業終歸馬伏波,
功曹非復漢蕭何。
扁舟系纜沙邊久,
南國浮云水上多。
獨把魚竿終遠去,
難隨鳥翼一相過。
知君未愛春湖色,
興在驪駒白玉珂。
譯文:
奉寄給別馬巴州(現成為東川功曹)時甫
勛業終將和馬伏波一起歸來,
功曹豈可與漢朝的蕭何相提并論。
扁舟系著纜繩,在河邊停泊已久,
南國的浮云在水上漂移不定。
我獨自拿起魚竿遠走,
難以像鳥一樣自由地飛翔。
我知道你并未對春湖的美景產生興趣,
你的激情僅在于美麗的白玉珂。
詩意:
這首詩是杜甫給馬巴州的一封別詩。馬巴州是唐代時的一個重要州縣,時甫此時被任命為該地區的功曹。詩中,杜甫將馬伏波(歷史上的將領)和漢朝的蕭何相對比,暗指自己的勛業將與偉大的歷史人物相提并論。他描述了自己停泊在沙邊的小船,河水上的浮云,以及自己獨自拿起魚竿遠行的情景,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對自由的向往。他也意識到,馬巴州的功曹并不像他一樣對春湖的美景感興趣,而是更喜歡美麗的白玉珂。
賞析:
這首詩寫出了杜甫作為一位官員的孤獨和對自由的向往,展示了他對歷史功勛的向往和自己在其中的不同。他通過對比馬伏波和蕭何,表達了他希望自己的勛業能與歷史偉人的功業相提并論的愿望。通過描述自己停泊在沙邊的小船和拿起魚竿遠行的情景,他展示了自己的孤獨和對自由的渴望。詩中的南國浮云和春湖的美景更加強調了自然的美和他內心的世界。整體而言,這首詩展示了杜甫對自由和追求卓越的渴望,同時也表達了他抒發孤獨和不被理解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