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天蕩懷古 / 作者:黃燮清 |
八千勁旅走熊羆,曾斷金人十萬師。
驄馬宣威臨陣日,羯胡喪膽渡江時。
風鳴環佩軍中鼓,谷暗云霞戰士旗。
從古庸臣好和議,寒潮嗚咽使人悲。
|
|
黃天蕩懷古解釋: 《黃天蕩懷古》是清代黃燮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天蕩懷古
八千勁旅走熊羆,
曾斷金人十萬師。
驄馬宣威臨陣日,
羯胡喪膽渡江時。
風鳴環佩軍中鼓,
谷暗云霞戰士旗。
從古庸臣好和議,
寒潮嗚咽使人悲。
譯文:
黃天蕩悲嘆古人事,
八千勇士征戰沙場,
曾經擊敗金人十萬大軍。
駿馬威風凜凜臨陣之日,
匈奴膽寒渡江之時。
風吹佩環,軍中鼓聲嘹亮,
山谷中云霞飄渺,戰旗飛舞。
自古以來,奸臣好謀和議,
寒潮洶涌,悲痛不已。
詩意:
《黃天蕩懷古》描繪了歷史上的戰爭場景以及對當時政治局勢的思考。詩中提到了八千勇士勇往直前,曾經擊敗過強大的金人軍隊。作者通過描述駿馬威風凜凜的場景,展示了戰爭中士兵的英勇和威武。然而,詩中也提到了羯胡渡江時的膽寒和寒潮嗚咽的悲涼氣氛,暗示了歷史上戰亂頻繁的時期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煎熬。
賞析:
《黃天蕩懷古》通過對戰爭場景的描寫,展示了當時社會的動蕩與戰亂。詩中通過對勇士和戰馬的描繪,表現出士兵們在戰爭中的英勇和威武形象。然而,詩的結尾提到了寒潮和悲涼的氣氛,點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悲傷。
詩詞中還隱含了對歷史局勢和政治氛圍的思考。詩中提到了庸臣好和議,暗示了當時的政治環境中存在著善于妥協和折衷的傾向。整首詩以悲涼的氛圍和對歷史事件的追憶,表達了作者對歷史上戰亂和政治腐敗的憂慮和不滿。
總的來說,《黃天蕩懷古》以其獨特的敘事手法和對歷史的思考,展示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和社會動蕩的局面,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當時政治腐敗的不滿和憂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