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煮粥行 / 作者:尤侗 |
去年散米數千人,今年煮粥才數百。
去年領米有完衣,今年啜粥見皮骨。
去年人壯今年老,去年人眾今年少。
爺娘餓死葬荒郊,妻兒賣去遼陽道。
小人原有數畝田,前年盡被豪強圈。
身與莊頭為客作,里長尚索人丁錢。
莊頭水澇家亦苦,驅逐傭工出門戶。
今朝有粥且充饑,那得年年靠官府!
商量欲向異方投,攜男抱女充車牛。
縱然跋步經千里,恐是逃人不肯收。
|
|
煮粥行解釋: 《煮粥行》是清代詩人尤侗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煮粥行
去年散米數千人,
今年煮粥才數百。
去年領米有完衣,
今年啜粥見皮骨。
去年人壯今年老,
去年人眾今年少。
爺娘餓死葬荒郊,
妻兒賣去遼陽道。
小人原有數畝田,
前年盡被豪強圈。
身與莊頭為客作,
里長尚索人丁錢。
莊頭水澇家亦苦,
驅逐傭工出門戶。
今朝有粥且充饑,
那得年年靠官府!
商量欲向異方投,
攜男抱女充車牛。
縱然跋步經千里,
恐是逃人不肯收。
詩詞中文譯文:
去年散米數千人,
今年煮粥才數百。
去年領米有完衣,
今年啜粥見皮骨。
去年人壯今年老,
去年人眾今年少。
爺娘餓死葬荒郊,
妻兒賣去遼陽道。
小人原有數畝田,
前年盡被豪強圈。
身與莊頭為客作,
里長尚索人丁錢。
莊頭水澇家亦苦,
驅逐傭工出門戶。
今朝有粥且充饑,
那得年年靠官府!
商量欲向異方投,
攜男抱女充車牛。
縱然跋步經千里,
恐是逃人不肯收。
詩意和賞析:
《煮粥行》這首詩詞描繪了清代農民生活的艱辛和困境。詩人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農民在饑荒年景中的無奈和苦難。
詩的開頭描述了去年有數千人散糧食,而今年卻只能煮粥供應數百人。這對比暗示了糧食減少的情況,人們只能勉強維持生計。去年領到的米糧足夠做衣服,而今年只能喝粥,看到了皮骨。
詩中還描述了去年人們壯健,而今年已經老去;人口數量也減少了。父母餓死被埋在荒郊,妻兒被賣到遼陽道。小人原本有一些田地,前年都被豪強霸占。詩人自己成了莊頭的客人,里長還向他索取人丁和錢財。莊頭經歷水澇,家庭同樣苦難,被驅逐的傭工無家可歸。
然而,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對現狀的抱怨和無奈。詩人說現在有一些粥可以充饑,但他并不能依靠官府來年年解決問題。他商量著要離開,向其他地方尋求生計,攜帶家人和財產。然而,他擔心即使跋涉千里,逃亡的人也不一定會被接納。
整首詩通過描述農民的困境和無奈,展現了清代農民的貧困和生活的艱辛。詩人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糧食減少、人口減少、土地被侵占、災害和貧困等情況,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未來的迷茫。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真實的情感,向讀者展現了農民階層的苦難和無奈,引發人們對社會不公和貧困問題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義。
尤侗的《煮粥行》以其真實的描寫和深刻的反思,使讀者對貧困和社會不公產生共鳴。這首詩詞通過質樸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當時農民的困境和無奈。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渴望,反映了尤侗對清代社會問題的關注。
總之,《煮粥行》以其真實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通過詩人對農民生活的細膩描繪,抒發了對貧困和社會不公的不滿,引發了人們對社會問題的思考。這首詩詞在清代文學中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義,也展示了尤侗作為詩人的敏銳觸覺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