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江 / 作者:談遷 |
大江駭浪限東南,當日降帆有舊慚。
擊揖空聞多慷慨,投戈畢竟為沉酣。
龍天浩劫馀弧塔,海岳書生別舊庵。
聞道佛貍曾駐馬,豈因佳味有黃柑?
|
|
渡江解釋: 《渡江·大江駭浪限》是清代詩人談遷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大江波浪洶涌,東南方向受到了限制;
我曾經試圖降下船帆,但感到慚愧,因為我懷舊;
我擊掌行禮,卻只有空蕩蕩的回聲,多慷慨啊!
我毅然投身戰斗,最終卻只能沉醉在其中;
事過境遷,龍天殘害剩下了壯麗的弧塔;
海岳山川,書生告別了舊庵;
聽說佛祖曾經在此駐足,是否因為有美味的黃柑?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大江上渡船時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體驗。詩人面對洶涌的浪潮和艱難的渡江之路,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對過去的自己感到羞愧。然而,他仍然表現出了豪情壯志,毅然投身戰斗,沉醉其中。通過詩人對廢墟和山川的描繪,表達了時光流逝、世事變遷的感嘆。最后兩句以佛祖駐足和黃柑的隱喻,探討了物質享受和精神追求之間的選擇和思考。
賞析:
談遷以短小精悍的語言描寫了大江的駭浪和自己內心的情感變化,展現了詩人的堅毅、豪情和對世界的思索。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渡江中的挑戰與自我之間的呼應,突出了詩人在面對困難時的堅定與決心。通過描繪廢墟和山川,表達了時光匆匆流逝、世事變遷的悲壯之感,詩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意境給人以思考和共鳴。佛祖和黃柑的隱喻使整首詩更具意境,探討了物質與精神之間的關系,表達了人生追求的價值和意義。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內心的紛繁情感,具有深遠的思想內涵,體現了清代詩人獨特的審美觀和情感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