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泉關 / 作者:嚴遂成 |
燕晉分疆處,雄關控上游。
地寒峰障日,天近鶚橫秋。
虎護千年樹,人披六月裘。
夜來風不止,嚴鼓出譙樓。
|
|
龍泉關解釋: 《龍泉關》是清代嚴遂成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燕晉分疆處,雄關控上游。
地寒峰障日,天近鶚橫秋。
虎護千年樹,人披六月裘。
夜來風不止,嚴鼓出譙樓。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中國北方的龍泉關。詩人以雄關峻嶺的景象,表達了對國家疆界的重要性和關隘的威嚴。他描述了龍泉關地勢高峻,遮擋了陽光,天空近在眼前,秋天中的鶚鷹在關口上飛翔。人們披著厚厚的皮袍,就像披著六月的裘皮一樣。夜晚來臨,寒風不停,嚴鼓聲響起,守衛(wèi)在譙樓上。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龍泉關的景象,展現(xiàn)了北方邊防的壯麗和堅守的精神。詩人以雄關控制上游,將關隘的重要性與國家安全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表達了對國土的守護的意義。地寒峰障日、天近鶚橫秋這兩句描繪了關隘高聳的山峰,給人以壓抑和莊嚴的氛圍。詩中的虎護千年樹、人披六月裘,通過對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對比,表達了人們在惡劣環(huán)境下的堅韌和頑強。夜晚的風聲和嚴鼓的聲音增加了緊張感和守望的氛圍,使人對邊關守衛(wèi)的艱辛有了更深的感受。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抒發(fā)了對邊關守衛(wèi)的敬意和贊頌,展示了嚴鼓出譙樓的英勇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