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風波 / 作者:況周頤 |
未問蘭因已惘然,垂楊西北有情天。
水月鏡花終幻跡,贏得,半生魂夢與纏綿。
戶網游絲渾是罥,被池方錦豈無緣?
為有相思能駐景,消領,逢春惆悵似當年。
|
|
定風波解釋: 《定風波·未問蘭因已》是清代文人況周頤所寫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未曾詢問蘭花為何凋零,我心感到迷茫。
垂柳在西北方展現了心動的天空。
水面上的月亮和鏡子里的花朵都最終變成了幻影,
我贏得了半生的魂靈夢境和纏綿之感。
門前的網狀圍欄仿佛被游絲編織而成,
被池塘中的彩色錦緞豈能沒有緣分?
因為有思念之情能使景物定格,
我不禁消瘦領悟,每逢春天都感到惆悵,仿佛回到了往昔。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蘭花凋零和美好景色逝去的惋惜之情,以及因思念而產生的憂傷和回憶。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情感內心的交融,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歲月更迭的感慨,以及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離別和失落之情。
賞析:
況周頤的《定風波·未問蘭因已》用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蘭花凋零、垂柳、水月和鏡花等景物,通過物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詩中的蘭花凋零象征著美好的事物逝去,垂柳和西北方展現的情天則象征著美好的回憶和追憶。水月和鏡花都是虛幻的形象,暗示了光陰流轉和事物的不可持久。詩中的游絲、網狀圍欄和池塘中的彩色錦緞則展示了細膩的意象,凸顯了作者對細微之處的觀察和感受。
詩詞中的思念之情是整首詩的核心,作者通過思念使景物定格,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界中,以此表達對逝去時光和美好事物的思念之情。每逢春天,作者都感到惆悵,仿佛回到了往昔,這種情感的流露使人感到憂傷和沉思。
《定風波·未問蘭因已》以簡潔的詞句和獨特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思考和感慨。詩詞中的意象和情感交融,給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展現了況周頤獨特的詩詞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