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應舟中月夜 / 作者:厲鶚 |
蘆根渺渺望無涯,雁落圓沙幾點排?
明月墮煙霜著水,行人今夜宿清淮。
|
|
寶應舟中月夜解釋: 《寶應舟中月夜》是清代作家厲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蘆根渺渺望無涯,
雁落圓沙幾點排?
明月墮煙霜著水,
行人今夜宿清淮。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月夜中的景色和情感。詩人站在寶應舟上,眺望著茫茫的蘆葦叢,望不到盡頭。天空中的雁兒成群結隊地降落在圓圓的沙灘上。明亮的月光從煙霧和霜氣中透出,倒映在水面上。行人在這個夜晚選擇在清淮河畔投宿。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夜晚的景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受。
首句“蘆根渺渺望無涯”,以蘆葦的形象展示了廣闊的景色,給人一種無邊無際的感覺。這種壯麗的景色讓人感到無窮的遐想和無限的想象空間。
接著,“雁落圓沙幾點排?”描繪了天空中的雁兒,它們像點綴在圓形沙灘上的珍珠一樣,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這種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宜人的感覺。
第三句“明月墮煙霜著水”,通過明亮的月光穿透煙霧和霜氣的描繪,展現了月亮的出現。月光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一幅幽靜而神秘的景象。
最后一句“行人今夜宿清淮”,表達了詩人在這個夜晚選擇在清淮河畔過夜的情景。行人在這個寧靜的夜晚停留下來,與自然融為一體。這種選擇也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環境的喜愛和渴望與之相伴的愿望。
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描寫了自然景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美好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觸動了讀者,并給人以美的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