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天樂·吳山望隔江霽雪 / 作者:厲鶚 |
瘦筇如喚登臨去,江平雪晴風(fēng)小。
濕錨樓臺,釀寒城闕,不見春紅吹到。
徽茫越嶠,但半冱云根,半銷沙草。
為問鷗邊,而今可有晉時棹?
?清愁幾番自遣,故人稀笑語,相憶多少!
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惱。
將花插帽,向第一峰頭倚空長嘯。
忽展斜陽,玉龍?zhí)祀H繞。
|
|
齊天樂·吳山望隔江霽雪解釋: 《齊天樂·吳山望隔江霽雪》是清代厲鶚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瘦筇如喚登臨去,
江平雪晴風(fēng)小。
濕錨樓臺,釀寒城闕,
不見春紅吹到。
徽茫越嶠,但半冱云根,半銷沙草。
為問鷗邊,而今可有晉時棹?
清愁幾番自遣,
故人稀笑語,相憶多少!
寂寂寥寥,朝朝暮暮,
吟得梅花俱惱。
將花插帽,向第一峰頭倚空長嘯。
忽展斜陽,玉龍?zhí)祀H繞。
中文譯文:
瘦竹猶如被喚醒般登臨而去,
江面平靜,雪晴天風(fēng)輕柔。
潮濕的錨樓臺,醞釀冷寒的城墻,
春紅不見吹到這里。
迷茫的越嶺,只有一半凍結(jié)的云根,半銷的沙草。
想問飛鷗旁邊,是否還有晉時的船槳?
清悲愁苦幾番自我慰藉,
故友稀少,笑聲相互懷念多少!
寂寥無人,朝朝暮暮,
吟誦著梅花,都感到煩惱。
將花插在帽子上,靠在第一峰頭,虛空長嘯。
突然斜陽展開,玉龍在天際盤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吳山為背景,描繪了江邊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詩人使用了景物描寫和自省的手法,將自然景觀與內(nèi)心感受相結(jié)合。
詩的開頭描述了詩人瘦竹般的身姿,登上吳山,描繪了江面平靜,雪后晴朗的天空和輕柔的風(fēng)。接著,詩人描述了潮濕的錨樓臺和釀造冷寒的城墻,表達(dá)了寒冷孤寂的氛圍。詩中提到不見春紅吹到,暗示了春天的繁華和生機(jī)沒有到達(dá)這里。
接下來,詩人表達(dá)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友人的思念。他感嘆故友稀少,笑聲成為彼此懷念的回憶。整個世界顯得寂寥無人,詩人朝朝暮暮感嘆著寂寞。詩人吟詠梅花,卻感到煩惱,可能是因?yàn)槊坊ü赂邎载懙钠焚|(zhì)與他的心境產(chǎn)生共鳴。
最后,詩人將花插在帽子上,倚靠在第一峰頭,長嘯虛空。斜陽展開,玉龍在天際盤旋,給詩中增添了一絲壯麗的景象,同時也表達(dá)了詩人內(nèi)心的豪情壯志。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dá)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dú)、失落和對過去的懷念之情。詩中運(yùn)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通過描繪寂寞的景色和寒冷的氛圍,突出了詩人內(nèi)心的清愁和凄涼。同時,詩人也展現(xiàn)了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珍視,以及對自然的熱愛和豪情壯志。整首詩詞通過獨(dú)特的意象和細(xì)膩的描寫,呈現(xiàn)了一幅寂寥而壯美的畫面,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內(nèi)心情感的起伏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