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棹歌十首為豫章劉遠公題扁舟江上圖 / 作者:錢謙益 |
扁舟慣聽浪淘聲,昨天危沙今日平。
唯有江豚吹白浪,夜來還抱石頭城。
|
|
棹歌十首為豫章劉遠公題扁舟江上圖解釋: 《棹歌十首為豫章劉遠公題扁舟江上圖》是清代錢謙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扁舟慣聽浪淘聲,
昨天危沙今日平。
唯有江豚吹白浪,
夜來還抱石頭城。
詩意:
這首詩以豫章劉遠公所畫的《扁舟江上圖》為題,表達了作者對江河景色的感慨和描繪。詩人通過描述扁舟在江上航行時所聽到的浪聲,抒發了對自然景色的欣賞和對江河流轉的感嘆。詩中還涉及到昨天危險的沙灘如今變得平緩,唯有江中的江豚悠閑地吹著白浪,夜晚來臨時還停泊在石頭城邊。整首詩以簡潔的詞語展現了江河的變幻和自然景色的美妙。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江河景色的變化和自然之美,給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覺。詩人通過描寫扁舟聽浪淘聲的習慣,展現了江河流水的悠遠和無窮的變化。詩中的“昨天危沙今日平”形象地表達了時間的推移和河道的變遷,以及人們對于安全和和平的向往。而“唯有江豚吹白浪,夜來還抱石頭城”則描繪了江中的江豚在夜晚歸巢,以及江邊石頭城的靜謐和守望。
整首詩以簡練而有力的語言勾勒出江河景色的變幻和自然之美,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生活的感悟。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江河景色的壯麗和流轉,以及對和平和寧靜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