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事二十四首 / 作者:梁啟超 |
目如流電口如河,睥睨時流振法螺。
不論才華論膽略,鬒眉隊里已無多。
|
|
紀事二十四首解釋: 《紀事二十四首》是清代作家梁啟超的作品。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目如流電口如河,
眼神犀利如電,口才流暢如江河,
睥睨時流振法螺。
俯視時光的流轉,激蕩出法螺的聲音。
不論才華論膽略,
無論是才華還是膽略,
鬒眉隊里已無多。
在這群擁有濃密眉毛的人中已經不多見。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時代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才華橫溢、膽略過人的人才逐漸凋零的感慨。詩中的"目如流電口如河"形容了這些人才眼神犀利、口才流暢,表現出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口才的卓越。"睥睨時流振法螺"表達了他們對時代流轉的洞察力和影響力,就像法螺發出的聲音一樣引人注目。然而,最后兩句"不論才華論膽略,鬒眉隊里已無多"則透露出這些優秀人才在當時已經不再多見的事實。"鬒眉"指的是濃密的眉毛,這里用來指代人才。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時代變遷中人才流失的憂慮和感嘆。
賞析:
梁啟超在這首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過目如流電、口如河、睥睨時流振法螺等描寫,展現了那些才華橫溢、膽略過人的人物的非凡魅力和影響力。這種描寫方式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那些人才的超凡能力和獨特氣質。
然而,詩的最后兩句則帶來了一種轉折,點出了這些優秀人才逐漸凋零的現實。作者通過"不論才華論膽略,鬒眉隊里已無多"傳達了他對當時社會環境以及人才流失的憂慮和失望。這種反差營造了一種深思熟慮的情感氛圍,引發讀者對于人才流失和時代變遷的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思想內涵展現了作者對時代變遷中人才流失的憂慮和對過往輝煌的回憶,同時也向讀者傳達了一種對于珍惜人才、推動社會進步的呼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