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 / 作者:陳維崧 |
故國金戈鐵馬,衰年退筆殘書。
心情渾似欲棲烏,偏惹連天絲雨。
風掣紅旗縱獵,雨昏銀燭呼盧。
此聲記得不曾無,那便凄涼如許。
|
|
雨解釋: 《雨》
故國金戈鐵馬,
衰年退筆殘書。
心情渾似欲棲烏,
偏惹連天絲雨。
風掣紅旗縱獵,
雨昏銀燭呼盧。
此聲記得不曾無,
那便凄涼如許。
中文譯文:
故國的金戈鐵馬,
衰老的歲月褪去了筆墨和殘破的書籍。
心情沉寂如烏鴉欲棲,
卻引來了連綿不斷的細雨。
風掠過紅旗,讓獵騎奔馳,
雨昏了銀燭,呼喚著盧山。
這種聲音一直銘記在心,
它的凄涼正如此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清代詩人陳維崧的作品,通過描繪雨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故國衰敗和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凄涼之情。
第一句描述了過去故國的輝煌場景,金戈鐵馬象征著戰爭和榮耀,但此時故國已經衰敗,殘留下來的只有衰老和無力再書寫的殘破書籍。這句表達了作者對故國興衰的思考和感嘆。
第二句以心情渾似欲棲烏的比喻來描繪作者內心的郁悶和沉寂,欲棲烏暗示了情緒的低落。
第三句表現了連綿不斷的細雨,這雨映襯出詩人內心的凄涼和無奈,也可以理解為外界環境的冷漠和不濟。
第四句通過風掠紅旗、雨昏銀燭,形象地描繪了風雨交加的景象,這里的紅旗和銀燭可能象征著權力和繁華,而它們在風雨中失去了光彩,呼喚的盧山也難以回應。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這種凄涼景象的記憶和體悟,這種凄涼不曾改變,一直深深地留在心中。
整首詩以雨為線索,通過描繪雨天的景象來表達作者對故國衰敗和個人遭遇的感嘆和凄涼之情。詩中運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通過景物的描繪凸顯了作者內心的情感。整體氛圍凄涼,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