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暮雜憶 / 作者:陳維崧 |
江南憶,白下最堪憐。
東冶璧人新訣絕,南朝玉樹舊因緣。
秋雨蔣山前。
|
|
歲暮雜憶解釋: 《歲暮雜憶》是清代詩人陳維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江南的回憶,白下最令人憐憫。
東冶璧人剛剛別離,南朝的玉樹有舊因緣。
秋雨灑在蔣山前。
詩意:
這首詩詞以江南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回憶和感慨。詩中提到的"白下"是指南京的一個地名,詩人稱其為"最堪憐",可能是因為白下曾經是南京的繁華地區,而如今已經滄桑不再。"東冶璧人"和"南朝玉樹"是指兩個不同的人物,一個是剛剛離別的人,一個是過去的舊知。詩人通過描寫秋雨灑在蔣山前,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氛圍,表達了歲暮時節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和思念之情。
賞析:
《歲暮雜憶》以清代詩人陳維崧獨特的筆觸,表達了對江南舊事和逝去歲月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一些典故和象征,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白下"作為南京的地名,代表了過去的繁華和變遷,使詩人的懷念更加深刻。"東冶璧人"和"南朝玉樹"則象征了過去的愛人和友誼,通過對這兩種關系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眷戀和留戀之情。而秋雨灑在蔣山前的描寫,則進一步增強了詩詞的凄涼氛圍,呼應了歲暮之際的寂寥和思念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營造了一種淡雅而凄美的意境,展示了陳維崧獨特的感慨和情感表達能力。通過回憶和描繪過去的景象,詩人抒發了對逝去歲月的留戀和懷念之情,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歲暮時節特有的情感和對往昔的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