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雜詠 / 作者:陳維崧 |
戶派門攤,官催后保督前團。
毀屋得緡上州府,歸去,獨宿牛車滴秋雨。
|
|
江南雜詠解釋: 詩詞:《江南雜詠》
戶派門攤,官催后保督前團。
毀屋得緡上州府,歸去,獨宿牛車滴秋雨。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戶派門攤,官催后保督前團。
毀屋得緡上州府,歸去,獨宿牛車滴秋雨。
詩意:
這首詩詞是清代詩人陳維崧創作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江南地區的一幅景象,通過對不同場景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江南地區的日常生活場景。首兩句"戶派門攤,官催后保督前團",描述了官府的催促和民眾的忙碌景象。這里的“戶派門攤”指的是戶籍登記和征收稅款的過程,官府催促著民眾辦理各種手續。"保督前團"則指的是官府的巡視和檢查,要求民眾按照規定進行整理和整頓。
接下來的兩句"毀屋得緡上州府,歸去,獨宿牛車滴秋雨",描寫了民眾因整頓被迫拆除房屋,得到一些賠償后返回家中的情景。"毀屋得緡"表示在拆除房屋的過程中,民眾可以得到一些賠償。"上州府"指的是向上級政府申請賠償。最后一句"歸去,獨宿牛車滴秋雨"則表達了回到家中后的孤寂和凄涼,描繪了一個人獨自在牛車下,聽著秋雨滴落的情景。
整首詩詞以平實的語言刻畫了江南地區的生活場景,表達了普通民眾對官府行政的無奈和對生活的思考。它展現了清代社會的一部分現實,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對于權力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具體場景的描寫,傳達了一種淡然和悲涼的情感,引發讀者對社會現象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