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外雜詠 / 作者:林則徐 |
天山萬笏聳瓊瑤,導我西行伴寂寥。
我與山靈相對笑,滿天晴雪共難消。
|
|
塞外雜詠解釋: 《塞外雜詠》是清代文學家林則徐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穿越塞外的壯麗景色,以及他與大自然的親近與對話。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山高聳入云端,如同瓊瑤制成的萬笏。它引領著我向西行進,與我一同前行的只有寂寥。我與山靈對望相笑,滿天都是晴朗的雪,難以融化。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天山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贊美之情。天山高聳入云,宛如瓊瑤制成的珍寶,給人一種莊嚴而壯美的感覺。作者在西行的旅途中感受到了孤寂,但他與山靈進行了一場心靈的對話,彼此之間產生了默契和共鳴。滿天的晴朗雪景象征著純潔和美好,與作者內心的喜悅相呼應。然而,這雪又是如此堅韌,難以消融,似乎與作者的心境相呼應,表達了一種堅強不屈的意志。
賞析:
《塞外雜詠》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天山的壯麗景色,以及作者與自然之間的互動。詩中的天山被形容為高聳入云,如同瓊瑤制成的萬笏,給人以莊嚴而壯美的感覺,展示了大自然的偉力和雄奇。作者將自己置身于這樣的壯麗景色之中,感受到了孤寂和寂寥,但他與山靈進行了一種默契的對話,彼此之間產生了共鳴和喜悅。滿天晴朗的雪景象征著純潔和美好,與作者內心的喜悅相呼應,但同時也隱含著一種堅韌不拔的意志。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贊美,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與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贊美之情,并通過與山靈的對話,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它以簡練的語言和精確的意象勾勒出壯麗的景色,讓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力和雄奇,同時也表達了人類與自然的親近與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