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香子 / 作者:朱彝尊 |
蠶月桑津,輕浪魚鱗。
好風光最易愁人。
相逢休便,閑卻殘春。
待播船回,游驄去,又因循。
歌罷梁塵,舞散花茵。
下樓梯簾外逡巡。
有綠并坐,不在橫陳。
話夜闌時,人如月,月如銀。
|
|
行香子解釋: 《行香子·蠶月桑津》是清代朱彝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分析:
中文譯文:
蠶月桑津,輕浪魚鱗。
好風光最易愁人。
相逢休便,閑卻殘春。
待播船回,游驄去,又因循。
歌罷梁塵,舞散花茵。
下樓梯簾外逡巡。
有綠并坐,不在橫陳。
話夜闌時,人如月,月如銀。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夜晚的景色和心情為主題。通過以自然景物為背景,描繪了作者情感的起伏和內心的矛盾。詩中通過運用富有意境的描寫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感嘆與憂傷之情,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賞析:
詩的開篇以“蠶月桑津,輕浪魚鱗”描繪了夜晚的月色和水波,展示了一幅美麗的自然景象。接著,詩人表達了美景中隱藏的愁思,認為美景雖好,卻最易令人感到憂愁。這種矛盾的情感在詩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接下來的幾句詩,詩人以對話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心境。作者在與他人相遇時,希望彼此不要過多地交流,以免打擾內心的寧靜。他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春天的思念。同時,他也表達了對于生活瑣事的厭倦,對于沉迷于舞蹈和歡樂的人們的不解和疏遠。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寫樓梯和簾外的景象,營造出一種靜謐的氛圍。他描述了一幅綠樹成蔭的景象,但這幅景象并沒有給人以沉重感,而是一種自然的并列。詩人通過這幅景象,表達了對于內心寧靜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最后兩句詩,詩人將夜晚的人與月進行對比,人物如同明亮的月亮,而月亮則像銀子一樣明亮。這種對比揭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的情感與宇宙的相通之處。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為主線,通過反襯和對比表達了作者內心情感的起伏和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同時,通過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表達了對內心寧靜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