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少年 / 作者:朱彝尊 |
一鉤斜月,一聲新雁,一庭秋露。
黃花初放了,小金鈴無數。
燕子已辭秋社去,剩香泥,舊時簾戶。
重陽將近也,又滿城風雨。
|
|
憶少年解釋: 《憶少年·一鉤斜月》是清代朱彝尊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鉤斜月,一聲新雁,一庭秋露。
黃花初放了,小金鈴無數。
燕子已辭秋社去,剩香泥,舊時簾戶。
重陽將近也,又滿城風雨。
譯文:
一彎斜掛的月亮,一聲剛剛飛來的雁鳴,一地的秋露。
黃花剛剛開始開放,小小的金鈴搖曳無數。
燕子已經離開了秋日的社區,只剩下香泥,舊時的簾戶。
重陽節即將來臨,城市又被風雨充滿。
詩意:
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少年時光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一系列秋天的元素,如斜掛的月亮、飛過的雁鳴和滿地的秋露,以及黃花初放和小金鈴的細膩描繪,給人以深深的秋日寂寥之感。燕子離開了秋社,簾戶上的香泥和舊時的簾幕都成了過去的回憶,詩人深感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最后,重陽節的臨近和城市中的風雨給詩中增添了一絲憂傷和凄涼的氣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通過對細微之處的描摹,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對青春時光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無奈。每一句詩都用寥寥幾個字勾勒出一個畫面,給人以深深的感觸。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斜掛的月亮與剛飛來的雁鳴、黃花初放與小金鈴無數,使詩句更加生動且充滿層次感。最后兩句描述了重陽將至的氣氛和城市中的風雨,為整首詩增添了一絲凄涼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時光流轉相結合,抒發了對逝去時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憂傷。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以深深的感慨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