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月 / 作者:朱彝尊 |
蠻府輟棹時,梅熟處日日闌風吹雨。
無心好夢,早被行云勾住。
難道今番是夢,夢里分明說與。
留不得,翠衾涼,珠淚飄殘蜜炬。
啼鵑滿山樹。
謝多情小鳥,勸儂歸去。
秋期過了,夜月寒生南浦。
執手枯荷池上,宛種玉。
亭東路。
貪夢好,問柔魂,可曾飛度。
|
|
芙蓉月解釋: 《芙蓉月·蠻府輟棹時》是清代朱彝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蠻府輟棹時,梅熟處日日闌風吹雨。
在蠻府停止劃船的時候,每天都到梅熟的地方。夜晚風吹雨打。
無心好夢,早被行云勾住。
無意中做了美夢,卻被行云勾住。
難道今番是夢,夢里分明說與。
難道這一次也是夢境,夢中明明白白地說出來。
留不得,翠衾涼,珠淚飄殘蜜炬。
留不住,翠綠的被子涼了,眼淚像珍珠飄落在熄滅的蜜炬上。
啼鵑滿山樹。謝多情小鳥,勸儂歸去。
山上啼鵑聲響徹。感謝多情的小鳥,勸你回去吧。
秋期過了,夜月寒生南浦。
秋天已經過去了,夜晚的月亮冷冷地升起在南浦。
執手枯荷池上,宛種玉。亭東路。
牽著手在枯荷池邊漫步,像是種下了珍貴的玉。亭東的路。
貪夢好,問柔魂,可曾飛度。
貪戀美夢,問問溫柔的靈魂,是否曾經飛翔過。
這首詩詞以清麗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夢幻般的情境。詩人在梅熟的地方停下劃船,感受到了夜晚的微風和雨水。他做了一個美夢,但卻被行云勾住,讓他懷疑這一切是否只是夢境。他留不住夢中的美好,感受到了失去的痛苦,眼淚像珍珠一樣落在熄滅的蜜炬上。
詩中出現了啼鵑聲,象征著季節的轉換,秋天已經過去,夜晚的月亮寒冷地升起。詩人在枯荷池邊與人牽手漫步,給人一種寧靜而溫馨的畫面。最后,詩人貪戀美夢,詢問自己溫柔的靈魂是否曾經飛翔過。
整首詩詞以清新、唯美的語言風格展示了詩人對夢幻與現實的反思,表達了對瞬間美好的感嘆和追求。通過對自然景物、情感和意象的描繪,詩人在讀者心中勾勒出一幅凄美的畫面,喚起人們對生命、愛情和夢想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