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 / 作者:曾國藩 |
滄海橫流澤有雞,微生偶出一當熊。
千艘梭織怒濤上,萬幕笳吹明月中。
屠罷長鯨波尚赤,戰歸驕馬汗猶紅。
誰知春晚周郎老,更與東皇乞好風。
|
|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解釋: 《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是清代曾國藩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滄海橫流澤有雞,
微生偶出一當熊。
千艘梭織怒濤上,
萬幕笳吹明月中。
屠罷長鯨波尚赤,
戰歸驕馬汗猶紅。
誰知春晚周郎老,
更與東皇乞好風。
詩詞的中文譯文:
廣闊的海洋橫流過湖泊,有只雞在其中游蕩,
微生物偶然間蛻變成了一只熊。
千艘船只在怒濤中翻滾,
萬幕帳篷中的笳簫吹奏在明月下。
屠殺了巨大的鯨魚,波浪仍然是血紅色的,
戰爭歸來的戰馬依然冒著紅色的汗水。
誰知道春天晚了,周郎已經老去,
還向東皇祈求好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浩瀚的自然景觀和歷史典故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滄海橫流澤有雞”描繪了海洋的遼闊和雞在其中的微不足道,通過對比強調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微生物偶然蛻變成熊的描述,也寓意了生命力的頑強和變化的無常。
接下來的兩句“千艘梭織怒濤上,萬幕笳吹明月中”展示了壯麗的海上景象,船只在波濤中穿行,音樂在月光下奏響。這些形象描繪了自然的磅礴和壯美,以及人類在其中的活動和表達。
下一聯“屠罷長鯨波尚赤,戰歸驕馬汗猶紅”通過戰爭的描寫,表達了人類對自然的侵略和破壞。屠殺了巨大的鯨魚后,波浪仍然是血紅色的,戰馬回來時冒著紅色的汗水,形象地展示了戰爭帶來的血腥和殘酷。
最后兩句“誰知春晚周郎老,更與東皇乞好風”借用歷史典故,表達了時光流逝和人事易逝的主題。周瑜老去,向東皇(指東風之神)祈求順風,暗示了人們對時光的流轉和命運的無奈,同時也傳達了對美好未來的期望和渴望。
通過對自然景觀、歷史典故和人類活動的描繪,這首詩詞展現了曾國藩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同時也引發讀者對自然、歷史和命運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