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唐宮行詞樂(四首) / 作者:徐有貞 |
絳闕樓臺擁,琪園竹樹齊。
飄裳鴝鵒舞,激管鷓鴣啼。
自會春長在,那知日易西。
依稀化人國,解使穆王迷。
|
|
擬唐宮行詞樂(四首)解釋: 《擬唐宮行詞樂(四首)》是明代徐有貞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絳闕樓臺擁,琪園竹樹齊。
飄裳鴝鵒舞,激管鷓鴣啼。
自會春長在,那知日易西。
依稀化人國,解使穆王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宏偉壯麗的唐宮景象,通過對宮廷的描寫,表達了對唐朝盛世的向往和懷舊之情。詩中描述了宮殿樓臺的擁擠,花園中竹樹的繁茂,以及各種美麗的藝術表演,如飄舞的裙裾和激越的樂聲。詩人通過這些景象,展示了唐朝的繁華和豐盛,以及宮廷文化的繁榮。
賞析:
《擬唐宮行詞樂(四首)》以其華麗的詞藻和生動的描寫,勾勒出了一個宏大而輝煌的唐朝宮廷景觀。絳闕樓臺的擁擠給人一種宏偉壯觀的感覺,琪園中竹樹的繁茂則展現出一種宮廷花園的美麗和寧靜。飄舞的裙裾和激越的樂聲描繪了宮廷舞蹈和音樂的盛況,讓讀者仿佛能夠感受到宮廷文化的繁榮和興盛。
詩中的“自會春長在,那知日易西”表達了詩人對唐朝盛世的向往和懷念之情。詩人認為春天的美好將永遠存在,然而人們卻無法預料光陰的流逝。最后兩句“依稀化人國,解使穆王迷”則暗示了時光的無情和人事的消逝,使得現實世界中的人們無法再回到唐朝的輝煌盛世。
整首詩通過瑰麗的描寫和對唐朝盛世的美好向往,展現了徐有貞對過去時代的懷念和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它不僅是對唐朝文化的贊美,也是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給人一種悠遠而深沉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