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矢庵來韻(二首) / 作者:陸容 |
百歲光陰已半過,更無英氣可消磨。
心粗自不容機事,耳熱寧須托浩歌。
世味近知閑處好,宦情終覺少年多。
東橋有路通三徑,奈我才非二仲何。
¤
|
|
和矢庵來韻(二首)解釋: 《和矢庵來韻(二首)》是明代作家陸容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百歲光陰已半過,
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半,
更無英氣可消磨。
再也沒有年輕的激情可以消耗了。
心粗自不容機事,
內心遲鈍,無法容納機會,
耳熱寧須托浩歌。
寧愿傾訴豪情于熱烈的歌聲之中。
世味近知閑處好,
對世間的滋味漸漸了解,安閑的地方最好,
宦情終覺少年多。
在官場中的情感漸漸覺得年少的情感減少。
東橋有路通三徑,
東橋有一條通向三個方向的道路,
奈我才非二仲何。
可惜我的才華不如二仲(指二仲兄弟,即指杜甫、杜牧),怎么辦呢?
詩詞的詩意主要表達了作者陸容在晚年的感慨和思考。詩詞開篇就點明了自己已經度過了一半的人生,感嘆自己已經沒有年輕時的斗志和熱情,無法再消耗自己的精力。接下來,他提到自己內心遲鈍,無法抓住機會,寧愿將自己的豪情寄托于歌聲之中。他認識到世間滋味的浮華,漸漸遠離官場的紛擾,覺得年少時的情感越來越淡薄。最后,他自謙地表示自己的才華不如杜甫和杜牧這樣的文人,對于自己的才華限制感到無奈。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年華流逝、人生閱歷和才華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作者晚年的淡然和豁達。通過對自己經歷的反思,表達了對于人生的理解和領悟。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