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君 / 作者:王象春 |
朔氣茫茫接虜塵,琵琶彈出漢宮春。
未央令夜催歌舞,猶恐君王憶遠人。
|
|
昭君解釋: 詩詞:《昭君》
朝代:明代
作者:王象春
朔氣茫茫接虜塵,
琵琶彈出漢宮春。
未央令夜催歌舞,
猶恐君王憶遠人。
中文譯文:
北方的寒氣籠罩著遼闊的邊境,
琵琶聲彈奏出來,宛如漢宮中的春天。
在未央宮,夜晚催促著歌舞,
唯恐君王會懷念遠方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北方的邊塞景色為背景,表達了昭君在異鄉的思鄉之情。詩人通過描繪北方的朔風凜冽,茫茫戰爭的塵土,表現了昭君身處陌生的環境,與家人和親人相隔離的苦悶心情。
詩中的琵琶聲象征了昭君的心聲,她以琵琶演奏的方式,表達著對漢宮春天般美好生活的向往。這里的漢宮春意味著昭君故鄉的繁華和溫暖,與她目前所處的荒涼邊境形成鮮明對比。
詩的后兩句描述了在未央宮中,夜晚的歌舞催促著歡樂和繁華,但昭君卻擔心君王會懷念她所離開的遠方。這表達了昭君對君王的關切與擔憂,她害怕自己的離開會使君王感到孤獨和思念。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昭君在異鄉的孤獨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明代社會動蕩的背景。詩中的情感真摯,使人們產生對昭君命運的同情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