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筠澗先生 / 作者:解縉 |
逐鹿兵還郊鼎移,故家風節似君稀。
山河百二還真主,泉石東南隱少微。
黃菊花時高士醉,青門瓜熟故侯歸。
九原若遇余豳國,猶話孤城未解圍。
|
|
挽筠澗先生解釋: 《挽筠澗先生》是明代作家解縉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遭遇困境的思考和感慨。詩中呈現了對個人和國家命運的關注,以及對傳統價值觀和家國情懷的思念。
賞析:
這首詩以抒情的方式表達了解縉對時代變遷和個人遭遇的思考和憂慮。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解析:
1."逐鹿兵還郊鼎移":逐鹿兵指的是奔赴戰場的士兵,"還"表示歸來,"郊鼎移"意味著國家的動蕩和變遷。這句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局勢的關切和對亂世的憂慮。
2."故家風節似君稀":故家指的是詩人的家鄉,"風節"代表傳統的道德準則和家族的風范,"君稀"表示這樣的風節在當下很少見。這句表達了詩人對家鄉風俗和傳統價值的懷念,以及對當代價值觀的失落感。
3."山河百二還真主,泉石東南隱少微":這句詩意味深長,有多重解讀。"山河百二"指的是國家的疆土,"還真主"可以理解為歸于真正的主權,也可以指向宗教信仰。"泉石東南隱少微"表明了自然景觀的變遷和未被人們注意到的微小變化。整句詩揭示了作者對國家沉浸在權力斗爭和宗教紛爭中的困境的思考。
4."黃菊花時高士醉,青門瓜熟故侯歸":這句詩講述了黃菊花盛開時,高尚的士人陶醉其中;而當青門瓜熟時,曾經的貴族歸隱歸位。這描繪了時光的變遷和不同人物的命運轉變。
5."九原若遇余豳國,猶話孤城未解圍":九原和余豳國都是歷史上戰亂頻發的地方,"猶話孤城未解圍"意味著孤立的城市還沒有解除圍困。這句表達了對戰亂和困境的無奈,同時也透露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對解圍的期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是解縉對個人遭遇和國家命運的思考和憂慮的表達。通過對逝去時光的回憶和對遭遇困境的描繪,詩人深刻地表達了對家國的關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