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行為梅林司馬賦四首 / 作者:茅坤 |
我心空自摧,太息今與古。
上山多饑鳶,下山多猛虎。
道路寂無人,日暮楚三戶。
停車一以悲,深林有巢父。
¤
|
|
南山行為梅林司馬賦四首解釋: 詩詞:《南山行為梅林司馬賦四首》
我心空自摧,太息今與古。
上山多饑鳶,下山多猛虎。
道路寂無人,日暮楚三戶。
停車一以悲,深林有巢父。
中文譯文:
我的心靈空虛自傷,嘆息著今古悲哀。
上山時遇到饑餓的鳶鳥,下山時面對兇猛的虎。
道路上寂寞無人煙,夕陽下楚國只有三家人。
停車時感到悲傷沉重,深林中有只筑巢的父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明代詩人茅坤創作的,描述了一位行人在南山行走的情景和所感。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行人的遭遇為主題,通過描繪山川風景和行走的過程,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悲涼。
詩的開篇,詩人以"我心空自摧,太息今與古"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空虛和苦悶,對人生的痛惜之情。行走過程中,上山時遇到饑餓的鳶鳥,下山時又面對兇猛的虎,暗示了行人面臨的艱險和困難,表達了生活的艱辛和無奈。
詩中提到的"道路寂無人,日暮楚三戶"意味著山間的道路荒涼寂寞,日落時只能見到寥寥數戶楚國人家,加深了整首詩的凄涼氛圍。
最后兩句"停車一以悲,深林有巢父"則描繪了行人在深林中停下休憩,看到一只筑巢的父鳥,引發了詩人更深的思索和感慨。這里的巢父象征著家庭和溫暖,與前文中的荒涼景象形成鮮明對比,強調了人世間的無常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苦悶和對生活的感慨,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對比和沖突,給人一種深沉的思考和悲涼的感覺。它揭示了人生的艱難和無常,引發人們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