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叢臺 / 作者:茅坤 |
一眺叢臺上,孤城秋暮時。
綺羅言已寂,芳草暗含滋。
泣露蒐移堞,銜花雀隱枝。
忽聞雍里曲,并落照眉池。
|
|
登叢臺解釋: 《登叢臺》是明代詩人茅坤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登上叢臺,望見孤城在秋日傍晚的時候。
綺麗的宮廷語言已經沉寂,芳草隱約透露生機。
淚珠像露水一樣滑落城墻,小鳥銜著花朵隱匿在樹枝中。
突然聽到雍里的曲調,還有夕陽的余暉映照著眉湖。
詩意:
《登叢臺》描繪了一個秋日傍晚登上叢臺眺望孤城的場景。詩人茅坤通過描寫綺麗的宮廷語言已經沉寂、芳草隱約透露生機等細節,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更迭。詩中的淚珠滑落城墻和小鳥銜花隱匿在樹枝中,暗示著人事已非、時光流轉的無常。最后,詩人聽到了雍里的曲調和夕陽的余暉映照著眉湖,這些景象讓他對過去的歲月和歷史產生了思考和感慨。
賞析:
《登叢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寓意的運用,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的綺羅言已寂,芳草暗含滋,展現了宮廷文化的消逝和大自然的生機。泣露蒐移堞,銜花雀隱枝,通過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人事已非、時光不復的意境。最后,雍里曲和落照眉池的描繪,將詩人的思緒從過去引向現在,透露出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整首詩以婉約的語言、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意境,將詩人對時光流逝和歷史變遷的感慨表達得深情而含蓄。讀者在品味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時光流轉和歷史變遷的思考,以及對美好時光的回憶和追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