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得白雁送人之金陵 / 作者:王恭 |
燕山榆葉望秋稀,雪羽瀟瀟向楚微。
夜雨蘆花看不定,夕陽楓樹見初飛。
影隨漢騎營邊落,夢繞胡兒笛里歸。
君到石城霜漸冷,莫云聲斷欲沾衣。
|
|
賦得白雁送人之金陵解釋: 《賦得白雁送人之金陵》是明代王恭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燕山榆葉望秋稀,
雪羽瀟瀟向楚微。
夜雨蘆花看不定,
夕陽楓樹見初飛。
影隨漢騎營邊落,
夢繞胡兒笛里歸。
君到石城霜漸冷,
莫云聲斷欲沾衣。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在燕山的榆樹葉中望見稀少的秋景,
白雁的雪羽輕輕飄向楚地微微。
夜雨中無法看清蘆花的模樣,
夕陽下,楓樹初次飛舞。
身影伴隨著漢軍騎兵邊防而落,
夢境纏繞在胡兒吹笛之中歸來。
當你到達石城時,霜氣已漸漸寒冷,
不要說聲音已斷,渴望沾濕衣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王恭離別之際,白雁送別的情景。詩人望著燕山上稀稀落落的秋景,白雁的雪白羽毛輕輕飄向楚地。夜雨中,蘆花模糊不清,夕陽下,楓樹的葉子開始飛舞。這些景象都成為詩人離別時的心情的象征。
詩中提到的影隨漢騎營邊落,夢繞胡兒笛里歸,暗示著詩人在離別的時刻,思念之情伴隨著戰爭和邊疆的辛酸。漢騎代表著中原的歸屬,胡兒則代表著邊疆的風情。詩人的思緒在夢中回到邊城,伴隨著胡兒吹奏的笛聲回到心靈的歸宿。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后的思念和期盼。當詩人的朋友到達石城時,已是寒冷的秋霜漸漸降臨,詩人希望朋友不要說聲音已斷,卻渴望感受到詩人的思念之情,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詩人的關懷。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時的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詩人對親友的深情厚意以及對離別的思索和期盼。同時,通過對戰亂邊疆的描寫,也反映出動蕩時期人們的離散和辛酸。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