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壽陵故址(景帝臨馭時自建,尋毀之) / 作者:邊貢 |
玉體今何所,遺墟夕靄凝。
寶衣銷野磷,碧瓦蔓溝藤。
成戾崩年謚,恭仁葬后稱。
千秋同一毀,不獨漢唐陵。
|
|
過壽陵故址(景帝臨馭時自建,尋毀之)解釋: 這首詩詞是明代邊貢創作的《過壽陵故址(景帝臨馭時自建,尋毀之)》。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體今何所,遺墟夕靄凝。
寶衣銷野磷,碧瓦蔓溝藤。
成戾崩年謚,恭仁葬后稱。
千秋同一毀,不獨漢唐陵。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明代邊貢游覽壽陵故址時的感嘆和思考。壽陵是漢代景帝的陵墓,但在邊貢所見時已經荒廢殘破。詩人通過描繪廢墟的景象,表達了對興盛時期的輝煌遺址的惋惜和痛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壽陵故址的感慨之情。首句“玉體今何所,遺墟夕靄凝”,描述了陵墓的荒廢景象,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消逝和隨時間而逝去的感嘆。第二句“寶衣銷野磷,碧瓦蔓溝藤”,通過描繪陵墓建筑的破敗,強調了歲月流轉和自然力量對人事物的摧毀。接著,詩人提到了漢代景帝的謚號“成戾崩年謚,恭仁葬后稱”,以此表達對景帝的敬仰和對他陵墓的尊重。最后兩句“千秋同一毀,不獨漢唐陵”,詩人以漢代和唐代陵墓的毀壞為例,表達了一種歷史的無情和時間的無情,無論是漢代還是唐代的陵墓,都難逃歲月摧殘。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荒廢的陵墓,反映了人事物的消逝和歷史的更迭。詩人以古陵的廢墟為媒介,表達了對興盛時期的景象的懷念和對時間無情性的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邊貢對歷史遺跡的敬仰和對時光流轉的深思,給讀者留下了一種深沉而凄美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