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行 / 作者:祝允明 |
渡口人爭發,出江舟已微。
鐘聲離岸小,帆影逐星稀。
朔雁連云度,寒潮伴月歸。
蒼然山一帶,隱隱伏長圍。
|
|
江行解釋: 《江行》
渡口人爭發,
出江舟已微。
鐘聲離岸小,
帆影逐星稀。
朔雁連云度,
寒潮伴月歸。
蒼然山一帶,
隱隱伏長圍。
中文譯文:
在渡口,人們爭相啟航,
出江舟已經稀少。
鐘聲漸行遠離岸邊,
帆影追隨著稀疏的星光。
朔風中的雁兒連成一片,飛過云層,
寒潮伴隨著月光歸來。
蒼茫的山巒環繞著一帶,
隱約地覆蓋在長城之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江行的景象,通過對細節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江行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詩中描述了在渡口人們爭相啟航的場景,暗示著江行的熱鬧和繁忙。然而,接著描寫的出江舟已微,鐘聲離岸小,表明江行的舟船已經不多,渡口逐漸變得冷清。這種對比使得江行的景象顯得凄涼和寂寥,呈現出時光流轉的無情和人事易逝的感慨。
其次,詩中的帆影逐星稀表達了夜晚江行時的情景。帆影隨著星光的稀疏而移動,暗示著江行者在默默地追隨著微弱的指引,以應對未知的挑戰。這種描寫增添了一種浪漫和冒險的氛圍,展示了江行者的勇氣和決心。
朔雁連云度,寒潮伴月歸這兩句描述了江行中的自然景觀。朔雁在寒冷的天空中飛過云層,形成一片連綿的隊伍,象征著季節的變遷和生命的旅程。寒潮伴隨著明亮的月光一起歸來,給江行增添了一種悠遠和寧靜的意境。這些自然景觀的描繪使得詩中的江行更具有生動感和韻味。
最后,詩中提到蒼然山一帶,隱隱伏長圍。這句描述了江行所經過的山巒環繞的地方,似乎暗示著江行的危險和未知。山巒蒼茫,長城隱伏其中,給人一種神秘和莊嚴的感覺。這種景象與江行者的冒險和探索相呼應,強調了江行的艱辛和意義。
總的來說,詩人通過對江行的描寫,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易逝的感慨,以及江行者面對未知挑戰時的勇氣和決心。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隱喻的手法,詩詞呈現出一幅富有情感和意境的景象,給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