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直有感 / 作者:文徵明 |
天上樓臺白玉堂,白頭來作秘書郎。
退朝每傍花枝入,儤直遙聞刻漏長。
鈴索蕭閑青瑣靜,詞頭爛熳紫泥香。
野人不識瀛洲樂,清夢依然在故鄉。
|
|
內直有感解釋: 《內直有感》是文徵明所作,這首詩詞生動描繪了作者在朝廷中的官場生活,同時也流露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空中有一座白玉建筑,我白發蒼蒼地成了秘書郎。每次退朝時,我總是在花枝旁邊經過,孤獨地聽著遠處刻漏的聲音。鈴聲和繩索的聲音靜靜地傳來,詩詞的開頭已經破爛不堪,只余下紫泥的香氣。野人不了解遙遠的瀛洲之樂,我清澈的夢境依然停留在故鄉。
詩意和賞析:
《內直有感》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作者在明代官場的生活和內心體驗。描寫了一位官員在天宮般的樓閣中工作,作者的白發象征著他的年齡和經驗,而成為秘書郎則暗示著他在官場中的地位。退朝時,他傍著花枝走過,表示他對自然和美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他在繁忙的官場生活中的孤獨感。作者聽到刻漏聲的描述,突出了時間的流逝和官場中的僵化與沉悶。
詩中的鈴聲和繩索聲傳達出一種蕭瑟和靜謐的氛圍,暗示了作者內心的寂靜和疏離感。詞頭已經破爛不堪,詩詞的開頭已不如意,以此象征官場中的挫折與失望。然而,紫泥的香氣仍然彌漫,表達了作者對藝術和文化的熱愛和堅持。作者在官場中的孤獨和迷茫之中,依然保持著對美的追求和對詩詞的熱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與眷戀。野人不了解瀛洲之樂,瀛洲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是仙境的象征,這里指代官場外的世界。作者認為那些在官場中追逐功名的人無法理解真正的樂趣和自然之美。而作者的清夢則停留在故鄉,表達了他對故土的眷戀和對自由、純真生活的向往。
《內直有感》通過對官場生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藝術和故鄉的向往,同時也抒發了對官場現實的失望和對人生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獨特的意象和感慨,展現了文徵明對官場生活和內心世界的獨特理解和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