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湖偶書 / 作者:沈周 |
薄暮及東泛,眼豁連胸臆。
凈碧不可唾,百里借秋拭。
遠樹水光上,出沒似空植。
疏處方渺然,山黛一眉塞。
夕陽掩半面,云浪為風勒。
便以湖作紙,欲畫手莫即。
見瞥況難諦,歷多何暇憶。
舟子無雅情,雙櫓斗歸力。
|
|
過湖偶書解釋: 《過湖偶書》是明代詩人沈周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乘船游湖的景象和內心的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薄暮時分來到東泛,眼睛開闊胸懷舒展。
湖水清澈如洗,百里湖面秋光借。
遠處的樹木映在水面上,時隱時現如懸浮。
水面上的空白處,仿佛山巒遙遙堵塞。
夕陽掩蓋了半張臉,云浪被風勒住了腰。
我就以湖水作為畫紙,想畫個圖卻無從即刻。
短暫的一瞥難以捉摸,經歷眾多又何暇回憶。
船夫沒有雅致的情趣,雙手劃槳努力回歸。
這首詩以湖光山色作為背景,通過描繪湖水、樹木和夕陽等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在湖上游船時的感受和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展現出作者的情感和感受。
詩中的薄暮時分和湖水的清澈美麗,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作者觀察到湖水的清澈如鏡,仿佛可以借用百里秋色來拭去內心的塵埃,暗示了作者在湖上的航行中尋求心靈的凈化和寧靜。
詩中的遠樹水光和山黛一眉塞是作者對湖光山色的形象描繪,給人以山水畫般的美感。作者通過描繪遠處的樹木倒映在水面上,有時隱有時現,似乎懸浮在水面上,傳達出一種虛幻和超脫的意境。
詩中的夕陽掩半面和云浪為風勒形象生動地描繪了湖上的景色,給人以壯麗和動感的感受。夕陽的余暉映照在湖面上,部分被云浪遮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光影效果,給人以美麗而神秘的感覺。
詩的最后幾句提到了作者想以湖水作為畫紙,表達了作者想要將所見所感畫下來的愿望。然而,作者也意識到瞬間的美景很難被準確地描繪出來,并且經歷眾多的景色又何必花費時間去回憶。最后一句提到船夫沒有雅致的情趣,只是專注于劃槳回歸,暗示了作者對于湖上景色和自然之美的獨特感悟和體驗。
整首詩以湖水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對于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領悟。同時,詩中的意象和形象描寫也給人一種美感和藝術享受,讓人感受到沈周詩歌的獨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