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夜聞簫 / 作者:葉小鸞 |
紗窗徙倚倍無聊,香燼熏爐懶更燒。
一縷簫聲何處弄,隔簾微雨濕芭蕉。
|
|
雨夜聞簫解釋: 《雨夜聞簫》是清代詩人葉小鸞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紗窗徙倚倍無聊,
香燼熏爐懶更燒。
一縷簫聲何處弄,
隔簾微雨濕芭蕉。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雨夜聽到簫聲的場景。詩人倚著紗窗,感到倍感無聊,熏香燃燒的香爐也顯得懶散。突然間,一縷簫聲傳來,詩人不禁想知道這動人的音樂從何處飄來。同時,透過簾子,微雨灑在芭蕉葉上,增添了一份詩情畫意。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雨夜中的一幕。雖然只有四行,但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傳遞出了一種寂寥、清幽的氛圍。紗窗和香爐的存在,突顯了詩人的孤獨和無聊,也與雨夜的靜謐相呼應。而一縷簫聲的出現,打破了寂靜,給詩人帶來了一絲慰藉和溫暖。詩中的隔簾和微雨濕芭蕉,用簡練的筆墨勾勒出雨夜的意境,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氣息。
整首詩詞在情感上充滿了對寂寥和孤獨的體驗,同時也展示了一絲渴望與希望。盡管環境和心境都被雨夜的寂靜所籠罩,但這縷簫聲的出現,給予了詩人一絲安慰和期待。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清代詩人葉小鸞獨特的情感和審美觸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