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題 / 作者:楊基 |
身懶交游絕,時危感慨新。
清江催短鬢,芳草怨歸人。
花落縱橫雨,鶯啼淡蕩春。
欲搖舟楫去,波浪沒平津。
|
|
偶題解釋: 《偶題》是明代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身懶交游絕,
時危感慨新。
清江催短鬢,
芳草怨歸人。
花落縱橫雨,
鶯啼淡蕩春。
欲搖舟楫去,
波浪沒平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楊基在特定時刻的心情和感慨。他身心疲憊,不愿與人交往,感受到時局的危險,對此心生新的感慨。作者通過描繪清澈的江水催促他的短發變白,芳草抱怨歸程的人離去。花朵在飄雨中凋謝,黃鶯的歌聲略顯凄涼,春天的氣息也變得淡漠。作者內心涌起了離開的沖動,希望搖動船槳離開,但波浪洶涌,無法平定。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憂慮和迷茫。詩中的清江、芳草、花雨、鶯啼等意象,以及作者對時局的感慨,都展現了明代社會動蕩不安的氛圍。作者以自然景物為映照,將內心的情感與外部環境相結合,使詩詞更加生動而富有表現力。
詩中的"身懶交游絕"表達了作者疲憊厭世的情緒,"時危感慨新"則折射出作者對社會動蕩的擔憂和思考。清江催短鬢、芳草怨歸人,通過對江水和芳草的人化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嘆與不舍。花落縱橫雨、鶯啼淡蕩春,則描繪了春天的漸漸消逝,以及大自然中生命的無常和脆弱。
詩的最后兩句"欲搖舟楫去,波浪沒平津"表現了作者內心的遠志和無奈。作者渴望離開現狀,搖動船槳,但波浪洶涌,平靜的渡口已經無法到達。這種無法逃離的境遇,也可視為作者對現實困境的無奈和無力抗爭的寫照。
總的來說,《偶題》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動蕩時代的孤獨、厭世和迷茫的情感,以及對時局的思考和無奈。詩中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寫,使詩詞更具生動感和藝術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