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瀟湘八景 / 作者:楊基 |
右煙寺曉鐘。
風攬瑞花晚,江寒波欲凝。
凍僵業漁者,歸載一船冰。
一白迷沙渚,柴扉認有燈。
¤
|
|
瀟湘八景解釋: 《瀟湘八景》是明代詩人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瀟湘地區的景色和生活情景。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右煙寺曉鐘。
風攬瑞花晚,江寒波欲凝。
凍僵業漁者,歸載一船冰。
一白迷沙渚,柴扉認有燈。
詩意:
《瀟湘八景》以詩人楊基的視角,描述了瀟湘地區的自然景觀和冬日的生活場景。詩中描繪了晨鐘聲、風吹瑞雪、江河寒冷、漁民捕撈冰塊、沙灘上的一片白色迷霧和家中的燈火,通過這些景物和情景,傳達了冬日的寒冷、寧靜和孤寂之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通過描寫細膩的景物,展示了作者對瀟湘地區冬日景色的深刻感受。首句“右煙寺曉鐘”使人感受到清晨鐘聲的寧靜,同時也暗示了一個新的一天的開始。接著,詩人通過“風攬瑞花晚,江寒波欲凝”表達了寒冷的氣氛,風吹動著飄落的雪花,江面幾乎凝結成冰。
詩中的“凍僵業漁者,歸載一船冰”描繪了冬日里勇敢的漁民們在寒冷的江面上努力捕撈冰塊的場景,顯示了他們不畏嚴寒的勇氣和辛勤工作的態度。
最后兩句“一白迷沙渚,柴扉認有燈”展示了沙灘上一片白色的迷霧,以及在寒冷的冬夜里,家中的燈火溫暖的一幕。這兩句詩通過對比冷冽的自然景色和溫暖的家庭氛圍,傳遞了一種對家人的思念和對溫暖的渴望。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瀟湘地區冬日景色的變化,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的力量和人們對抗寒冷的勇氣。同時,詩中也融入了人情味,表達了對家人和溫暖的思念和向往。這首詩通過獨特的描寫手法,將自然景色與人情思緒相結合,給人以深深的感受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