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陳時敏別 / 作者:楊基 |
近別會有期,遠別易慘凄。
一人失意行,眾賓顏色低。
相顧各無語,握手立大堤。
白沙飛輕煙,赤草漫路蹊。
灶戶八九家,皮肉瘦且黧。
再拜謁官長,鵠立無所赍。
孤廳如荒郵,壁落新補泥。
日沒官吏散,角角野雉啼。
歸來對寒燈,兒女相孩提。
雖云去鄉國,喜不聞鼓鼙。
官卑職易稱,牛刀用割雞。
回首華亭鶴,月白露凄凄。
|
|
與陳時敏別解釋: 《與陳時敏別》是明代楊基所作的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近別會有期,遠別易慘凄。
一人失意行,眾賓顏色低。
相顧各無語,握手立大堤。
白沙飛輕煙,赤草漫路蹊。
灶戶八九家,皮肉瘦且黧。
再拜謁官長,鵠立無所赍。
孤廳如荒郵,壁落新補泥。
日沒官吏散,角角野雉啼。
歸來對寒燈,兒女相孩提。
雖云去鄉國,喜不聞鼓鼙。
官卑職易稱,牛刀用割雞。
回首華亭鶴,月白露凄凄。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離別的情感和離故鄉的感受。詩人與陳時敏分別在即,近處的分別還有再見的希望,但遠離的離別卻更加凄涼。一個人離開時感到失意,眾人的表情都沉重。彼此相對無言,只能握手站在大堤上。白色的沙土飄起輕煙,紅色的草叢覆蓋著小路。家中的灶戶只剩下八九戶,人們的皮肉瘦弱而黧黑。再次拜見官長,卻無禮物可贈送??帐幍膹d堂像一座廢棄的郵局,墻壁上新添了一層補上的泥土。太陽下山,官吏們散去,角角野雉開始啼叫。回到家中,面對寒冷的燈光,兒女們相互扶持。雖然離開了故鄉,但卻喜歡不再聽到鼓聲和戰鼙聲。官位雖然卑微,職業卻容易被稱頌,就像用牛刀來割雞一樣?;厥淄ィA亭上的仙鶴,在月光下顯得蒼涼,露水灑在身上,更增添了凄涼的意境。
賞析:
《與陳時敏別》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和離故鄉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凄涼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詞中使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寫,如白沙、赤草、灶戶、華亭鶴等,這些景物形象生動,增強了詩詞的感染力。詩中也融入了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如官卑職易稱、牛刀用割雞等,展示了作者對官場和社會的見解。整首詩詞情感真摯,用詞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