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愁曲 / 作者:楊基 |
小樓十日聽雨臥,春云作團拂簾過。
金黃楊柳曉初勻,雪白梨花春半破。
東家胡蝶飛無數,西鄰燕子歸兩個。
玉關萬里尺書稀,春風不似春愁大。
|
|
春愁曲解釋: 《春愁曲》是明代詩人楊基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對春天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
小樓躺了十天聽雨聲,春云像一團團拂過窗簾。金黃的楊柳初春時分勻開,雪白的梨花已有些開裂。東家的胡蝶飛舞無數,西鄰的燕子回來只有兩只。玉關千里,書信稀少。春風吹來,不如春天的愁思濃。
詩意和賞析:
《春愁曲》以春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對春天的感慨。詩中的“小樓”象征詩人的寂寞孤獨,他躺在小樓上聽雨聲,表現出他對外界世界的疏離感。春天的云彩團團拂過窗簾,形容春天的景象如畫,但也帶來了詩人的思緒和愁思。
詩中的楊柳初春時分勻開,梨花已有些開裂,描繪了春天的景色。金黃的楊柳和雪白的梨花展示了春天的鮮艷和生機,但梨花已有些開裂,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也讓人感到一絲落寞和無奈。
詩中還描繪了胡蝶和燕子的飛舞和歸來,象征著春天的繁華和生命力。背景中的東家和西鄰,通過胡蝶和燕子的形象,呈現出繁忙的場景,但也透露出一種孤獨和寂寞的感覺。
最后兩句“玉關千里,書信稀。春風吹來,不如春天的愁思濃。”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思念和渴望,詩人身處玉關千里之外,書信稀少,思念之情濃烈。春風吹來,雖然帶來了春天的氣息,但春風無法消解詩人內心的愁思之情。
《春愁曲》以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復雜感受和內心的愁思。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和對情感的抒發,詩人展示了對生命和時光流逝的思考,體現了明代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