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王仲容之上海 / 作者:楊基 |
薄宦依東海,孤城隔戍煙。
花疏寒食后,人遠暮帆前。
深巷編蒲履,斜崗種木綿。
毋煩厭荒寂,微祿有畬田。
|
|
送王仲容之上海解釋: 《送王仲容之上海》是明代詩人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薄宦依東海,孤城隔戍煙。
花疏寒食后,人遠暮帆前。
深巷編蒲履,斜崗種木綿。
毋煩厭荒寂,微祿有畬田。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王仲容去上海的場景。詩人身處宦海之中,寄居在東海之濱,遠離繁華,孤城與戍煙相隔。詩人在寒食節后看到花草稀疏,人們遠離,暮色中船帆遠去。深巷里編織蒲履,斜崗上種植木棉。詩人告誡自己不要因為荒涼和寂寞而煩惱和厭倦,微薄的俸祿也有一片畦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明代詩人楊基對友人王仲容離去的送別之情。詩人以淡淡的筆觸描繪了東海邊的貧瘠景色,孤城與戍煙相隔,寒食節后景物凋零,人跡稀疏,帆船漸行漸遠。詩人以深巷編織蒲履、斜崗種植木棉來表達自己在平凡生活中的悠然自得。最后,詩人以微薄的俸祿和一片畦田勉勵自己不要因為荒涼和寂寞而煩惱和厭倦。
整首詩以簡短而精練的語言,通過描繪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的對比,展示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感傷和對自身境遇的安慰。通過對寂寞、貧瘠和平凡生活的描寫,詩人表達了一種淡泊寧靜、知足常樂的心態,以及對友情和人生的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清逸,表達了明代士人對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