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陽行 / 作者:楊基 |
黃鶴樓前漢陽雪,岳陽樓前洞庭月。
自謂人間無此清,到處相逢向人說。
祁陽江頭春更佳,仿佛似是神仙家。
黃鶯亂啼萬竿竹,綠水縈抱千株花。
千紅萬碧深相映,雞犬無聲茅屋靜。
野老回頭喚不應(yīng),匆匆況是通名姓。
水流花落岸東西,只隔疏簾路已迷。
天下于今皆樂土,何須更覓武陵溪。
|
|
祁陽行解釋: 《祁陽行》是明代詩人楊基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祁陽江畔的美景,表達(dá)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間繁華的思索。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鶴樓前漢陽雪,
岳陽樓前洞庭月。
自謂人間無此清,
到處相逢向人說。
祁陽江頭春更佳,
仿佛似是神仙家。
黃鶯亂啼萬竿竹,
綠水縈抱千株花。
千紅萬碧深相映,
雞犬無聲茅屋靜。
野老回頭喚不應(yīng),
匆匆況是通名姓。
水流花落岸東西,
只隔疏簾路已迷。
天下于今皆樂土,
何須更覓武陵溪。
詩詞中文譯文:
黃鶴樓前的漢陽下雪,
岳陽樓前的洞庭湖上有明月。
自稱人間難得如此清幽,
到處相遇時向人述說。
祁陽江頭的春天更加美好,
仿佛是仙家之地。
黃鶯在竹林中歡亂啼鳴,
綠水圍繞千株花朵。
千種紅色萬種碧綠深情相映,
雞犬聲音無聲,茅屋靜謐。
野老回頭呼喚卻無回應(yīng),
匆匆忙忙,更不問名姓。
水流花落岸邊東西,
只隔著稀疏的窗簾,道路已迷失。
天下現(xiàn)在都是歡樂的土地,
何必再去尋找武陵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展現(xiàn)出祁陽江的春天美景。詩中運用對比手法,通過黃鶴樓前的漢陽雪和岳陽樓前的洞庭月的描繪,表現(xiàn)了自然景色的清幽和美麗。詩人自稱人間難得有如此清麗的景色,并以此與他人分享,表達(dá)了對美景的珍視和向往。
詩人接著描繪了祁陽江頭的春天,將其比作仙家之地,通過黃鶯的啼鳴、竹林、綠水和千株花朵的描繪,展示了春天的歡樂和生機(jī)盎然的景象。同時,詩中也有對人事的思索,通過野老回頭呼喚卻無回應(yīng)的情節(jié),表達(dá)了匆匆忙忙的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的忙碌和疏離感。
最后兩句表達(dá)了水流、花落的無常和人們在追求幸福時迷失的困境。詩人認(rèn)為現(xiàn)世已經(jīng)是一個樂土,不需要再去尋找別處的武陵溪。這種觀念反映了詩人對于人間繁華的思考和對于內(nèi)心平靜的追求。
《祁陽行》以自然景色的描繪和人事的思索相結(jié)合,通過對景色的贊美和對人間的反思,表達(dá)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內(nèi)心寧靜的追求,體現(xiàn)出明代詩人楊基獨特的詩意和審美情趣。這首詩詞通過細(xì)膩的描寫和隱喻的手法,展現(xiàn)了自然與人情之間的關(guān)系,讓讀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思考人生的真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