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春 / 作者:楊基 |
茂苑東風散鼓鼙,草堂近在柳營西。
春衣禁酒聊存著,詩句懷人每謾題。
花有底忙沖蝶過,鳥能多慧學鶯啼。
閑身準擬看山色,又復朝參逐馬蹄。
|
|
感春解釋: 《感春》是明代楊基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作者在春天的茂苑里感受到的歡樂和自由心境。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茂苑東風散鼓鼙,
草堂近在柳營西。
春衣禁酒聊存著,
詩句懷人每謾題。
詩中的茂苑,指的是繁盛的花園,而東風則象征著春天的到來。散鼓鼙的聲音在茂苑中回蕩,給人帶來了一種熱烈、喜悅的氛圍。草堂位于柳營的西邊,暗示著這是一幅春天的景色。作者坐在草堂里,近在柳營西,也就是離歡樂的場所很近,可以聽到歡聲笑語。
春衣禁酒聊存著,詩句懷人每謾題。這兩句描述了作者在春天穿著輕薄的春衣,不再禁止飲酒,可以盡情地享受春天的美好。而每當心中思念的人出現在腦海中,作者就隨意地題寫出詩句,將對他的思念化作文字流淌。
花有底忙沖蝶過,鳥能多慧學鶯啼。這兩句描繪了花朵的美麗景象。花朵繁忙地展示自己的魅力,吸引著蝴蝶飛舞而過。而鳥兒們也竭盡全力學習鶯鳥的歌唱,展示自己的才華。這里通過花與鳥的活動,表達了春天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場景。
閑身準擬看山色,又復朝參逐馬蹄。這兩句表達了作者閑暇時準備去欣賞山水的美景,同時也不忘參與朝廷的事務,追逐馬蹄的征程。作者不僅有閑暇享受自然景色的情趣,也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體現了他的多才多藝和為人之道。
整首詩詞以春天為背景,描繪了自然界歡快活躍的景象,同時也融入了作者個人的情感和思考。通過描寫春天的景色和活動,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現了他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對世界的熱愛。整體來說,這首詩詞充滿了對春天的贊美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