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章早春 / 作者:楊基 |
茸茸草色變枯荄,簌簌寒梅落徑苔。
山頂雪惟朝北在,水邊風已自東來。
不須銀管催鶯出,便好珠簾為燕開。
見說嶺南春更早,桃花流水勝天臺。
|
|
豫章早春解釋: 《豫章早春》是明代詩人楊基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豫章地區早春時節的景色和氛圍,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展示了春天的生機和美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茸茸草色變枯荄,
簌簌寒梅落徑苔。
山頂雪惟朝北在,
水邊風已自東來。
不須銀管催鶯出,
便好珠簾為燕開。
見說嶺南春更早,
桃花流水勝天臺。
這首詩以豫章早春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草色凋零和寒梅花落的描寫,表現了冬季的殘余和春天的初現,展示了季節的變遷和自然界的循環。茸茸的青草已經枯黃,寒梅花簌簌地落在被苔蘚覆蓋的小徑上,這種景象生動地描繪了春天的到來。
詩中提到山頂上的雪只剩下北面的斜坡上,水邊的風卻已經從東方吹來,這暗示著冬天的寒冷正在逐漸消退,春風即將來臨。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達了春天即將到來的希望和喜悅。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他相信只要春天一到,不需要人工催動,鶯鳥就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就像是珠簾被拉開,燕子自然而然地飛出來一樣。這種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機勃勃和自然規律的美妙。
最后兩句提到了嶺南地區的春天來得更早,桃花和流水的美景甚至勝過了著名的天臺山。這暗示了豫章地區春天的美麗和絢爛,詩人以此來襯托出豫章早春的特殊魅力。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期盼和對生命力的謳歌。通過細膩的形容詞和動詞,詩人將讀者帶入到一個充滿生機和美麗的春天世界中,展現出豫章早春的獨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