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齋雜賦(五首) / 作者:楊基 |
邏卒去不返,行人愁未回。
正須犀作甲,毋用玉為杯。
清淚尋常落,丹心早晚灰。
交仍期管鮑,書或似鄒枚。
|
|
秋齋雜賦(五首)解釋: 《秋齋雜賦(五首)》是明代詩人楊基創作的一組詩歌作品。這組詩描繪了邏卒遠行不歸,使行人憂慮未歸的情景。詩中融入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表達了一種深沉的情感。
這組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秋天的齋房,雜亂的賦文(五首)
邏卒離去再無回返,
行人擔憂憂慮未消散。
如今需要犀牛的角作甲胄,
不再使用美玉為酒杯。
清涼的淚滴常常落下,
紅紅的心早晚會燼灰。
期待有心人的關懷,
書信或許像管仲和鮑叔。
這組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歸鄉的思考。邏卒指的是邊防軍人,他們離開后很可能再也不能回來,這讓行人感到憂慮和不安。詩中提到了犀牛的角作甲胄,表示現實世界的殘酷和戰亂的可能存在,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對于自身境遇的不安定和危險。玉杯則象征著奢華和享樂,作者表示不再使用玉杯來喝酒,意味著他不再追求世俗的富貴和享受。
詩中描述了作者心中的悲涼情緒,清淚不禁落下,表達了他內心的傷痛和無奈。丹心早晚灰指的是紅紅的心最終都會燼灰,表示一切的熱情和渴望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亡。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關心自己的人的期待,他渴望得到朋友的支持和關懷,希望收到朋友的來信。書可能是指信件,而管鮑和鄒枚則是歷史上有名的友誼典范,作者希望朋友之間能夠像他們一樣互相關心,互相扶持。
這組詩詞通過描繪離別和歸鄉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憂慮和無奈。詩中運用了象征和隱喻的手法,以及一些歷史人物的比喻,使詩情更加凄涼而深沉。讀者在欣賞這組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于人情世故和離愁別緒的思考,以及對于真摯友誼的渴望。 |
|